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昨晚摄影协会陈主席通知我,十三届《修河之波》艺术节我入选的照片《大妈腰鼓队》获三等奖,又说今天赴桃里石窝梯田搞创作凌晨3点在文化宫门口集合整点出发。
昨晚22.30就寝,过了0点就不敢熟睡。在半梦半醒中熬到凌晨02.10起床,带着摄影器材走过寂静无人的街道03.00整点到了集合地点。
16位影友到齐推迟到03.30分乘2辆面包车出城向采风地点进发。这些影友这么早动身是要在日出之前赶到采风地点,我回到修水,发现这些影友到了发高烧的地步,这是一个很好的团队,这座山城的摄影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佳作连连,影友们用摄影艺术的特殊手法来介绍修水,推广修水,描述修水美丽的风光和人文景观。我象大家一样兴趣极浓,也溶入其中,相处得很开心。
汽车在黑暗中前行,一路往黑黝黝的深山里钻,我好象极少这么早起来过,这么疯狂的参加这种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还有王诗艳,王道贤,纪德文几位退了休的摄影前辈不辞辛劳的加入其中,他们喜爱摄影的精神令我敬佩和感动。
桃里石窝梯田离县城虽然只有20多公里,但是有一条算不上公路窄窄的泥石路,坑坑洼洼,几十年来很差的路况没有一点点改膳。汽车只能以20码左右的速度慢行,坐在车上就好象坐在摇床上东摇西晃,极不舒服。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颠簸,汽车爬上了一个高高的山顶,那有一片建在不同山坡上的村庄,并以石头多闻名而叫石窝村。这时天刚放晓,经过一夜的沉睡,起得早的村民吃惊的探出头看着我们这一队不速之客,我们也愉快的打着招呼。天微亮可以看清路,大家在车里卸下从城里带来的菜蔬,放在一个熟识的老乡家中备午饭,收拾好器材,匆匆赶往拍摄地点。
来到石窝梯田上方,天已渐亮。影友们各选地点,架好机器,等待太阳刚露脸庞的最佳时机按快门。
石窝梯田,水源充足,雨水充沛,一大片坡地,层层叠叠,形成美丽的阶梯,山上常年气温偏低,水稻只能种一季,现在正灌了水.犁了地,准备插秧,正是拍照片的好时机,尤其在逆光下,白的水,暖色的朝阳,暗色的田埂,组成巨大反差和优美线条,美景使人陶醉和兴奋。
我在不同的地点,角度,光线下拼命按快门,一直把存储卡拍满没剩一点空间,又不忍删除,只得恋恋不舍,意犹未尽。
每次的摄影采风活动我就象吃了鸦片那么兴奋,也不愿捺下。昨晚只睡2个多小时,现在回来后已是傍晚18.29,不疲倦不瞌睡,精神很好,也许这就是摄影艺术的魅力。
2006年5月21日18点32分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