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长征万里险,最忆夹金山”
当年红军翻越夹金山时传唱的歌谣是:“夹金山机会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安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今天,我的长征队员翻越夹金山,没有危及生命的围追堵截和苦寻立足之地的焦躁之忧,只会让人感到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澄,峰顶格外峻奇,山瀑格外壮观、恢宏。
如果只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夹金山在人们印象和记忆中是深刻而晦暗的。200多年前,清朝十万大军翻越夹金山,开始了清帝国鼎盛时期持续数年的“帝卯之役”,此役成为乾隆皇帝十大武功之首。但无数将士倒在夹金山麓,留下了一座忧怆的“万人坟”。
在70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长征中,又有400多位将士牺牲在翻越第一座雪山——夹金山的途中。后来进入全国中学课本的那幅关于夹金山的图片,只有白皑皑的雪和黑黝黝的山,连成一线的红军相互搀扶,顶着凄厉的罡风趑趄爬向山顶,画面悲壮。皑皑的雪峰已成为缅怀英烈们的天然纪念碑。而山下夹金沟达维河上的土桥(现名达维会师桥)是红第一、四方面军的会师纪念地,中国革命由此翻开了历史新篇章。
不可否认,夹金山是中国革命史、红军长征史上的一座丰碑。然而,认识夹金山还有另外的角度:地理和生物。论高度,夹金山在群峰 秀的横断山系北端不过是个小弟弟,但它却属于大香格里拉与大九寨沟两个世界级旅游圈的结合部、川西生态多样性的腹心区以及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接处,海拔高度从2000M到5000M,植被丰富,野生动植物随处可见。亘古奔流的雪水犹如甘甜的乳汁,不仅哺育着环山居住的各族儿女,同时也孕育出多种珍稀动物,它被人们发现,尽是迟早的事情。
夹金山,冰与火的亘古缠绵,大熊猫依旧与夹金山相依相亲。冰川时代的“活化石”大熊猫,一个脆弱、娇贵的物种,它从远古洪荒走来。想当初它的足迹遍布地球,然而最后却龟缩到了夹金山等“孤岛”。
是法国人阿尔芝·戴维于1869年2月在夹金山发现了大熊猫。
地球历史上无数次灾害的重演均未能把大熊猫从自然界淘汰出去。过去一万年人类的发展,不断地侵蚀属于大熊猫的自然领地,人类步步紧逼,大熊猫步步后退,被逼至海拔2100—3900M的针阔叶林带之内,隐居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高山深谷之中。近几十年,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大熊猫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其栖息范围现在已退缩到四川、陕西、甘肃的高山林地。夹金山,历经千万年地质及气候的变迁,仿佛是一个特殊的孑遗动植物物种庇护所,类似大熊猫、珙桐这样冰川时代的“活化石”物种在这里奇迹般地生存下来,从而在夹金山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夹金山除戴维和大熊猫的传奇故事,更有不可多得的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多重自然与人文景观。100多年前,戴维用了八天才从成都抵达邓地沟,而现在乘车只需要3个小时。同样,昔日艰辛的长征小路,今天已是平坦的四川省级210公路。
地处小金县境内的夹金山雄峰于雅安和阿坝两市的交界处,藏语名字叫宁旺亚布。夹金山(峰)为夹金沟的主峰,这座当年红军长征翻越过的山峰不仅是青衣江水系与大渡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和雅安市宝兴县的分界线。而夹金沟主沟的后半截即是尚不为人所熟知的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园内主要景区的两条沟——夹金沟和木尔寨沟均为南北走向、其共同特点是其沟口狭窄,沟内开阔,沟谷两侧为海拔5000M以上的极高山和海拔3500—5000M的高山。
夹金沟和木尔寨沟具有相同的地理景观元素:雪山、森林、草甸、海子、溪流,夹金沟沟底较宽敞,公路顺山势而上,林木苍翠,雪峰晶莹,草甸大片起伏,视野开阔。
夹金沟是整个夹金山植被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而且都是从未砍伐过的原始林,从伏地植物,林中灌木到高大乔木,从落叶树到常绿树,从阔叶林到针叶林,整个生态系统复杂而完整。园内三人合挽得大树、古树不出三五米远就是一棵。杜鹃和沙棘木是灌木,寿命通常不过数十年,然而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杜鹃和沙棘在这里都发生了生物学上的突变——“灌木乔化”。最大的一株沙棘树据说树龄已达数十年,犹如老山古松般苍翠遒劲,树干粗壮,竟然需要4人才能合抱,被当地人奉为“树王”。而有着千年树龄的沙棘在夹金沟比比皆是。大点儿的杜鹃树干也需二人才能抱住,树冠更达百余平方米,其生态系统之良好由此可见一斑。
站在夹金山山垭口,四周超凡脱俗的壮丽景观不由使人浮想联翩。古往今来,夹金山都以一种志在必得的气势不断冲击着历史的横断面。70年前的长征,200多年前乾隆十大武功中的大小金川战役,均为河坝、为夹金山这个充满传奇与 之地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一自然与人文内涵丰富的川西胜景,常被人们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