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大早吃兔子肉,很香。不死鸟”朱洪阳朱洪阳从“我的长征”一开始就面临被淘汰的选择,有伤病,而且特轴特倔,今天当轮值队长,这个家伙发表了激情四溢的一番心灵表白:
各位兄弟、各位姐妹
在以后的岁月里
即使海枯石烂
即使春天不在
即使百花不开
但是那
蓝天白云骄阳
山川河流桥梁
雪山草地牛羊
马灯头灯月亮
风雨中我们一路同行的身影
陪伴我们的志愿者们
为我的长征工作过和正在工作的人们
沿途热情的老乡们
电视机前亿万观众的眼神
和那飞舞的雪花
那飘洒的雨丝
我将深深的记忆并无比的珍惜
这是一幅绚烂而美丽的图画
我相信大家也会把她记忆和珍惜
在我的长征还有14天
即将到达会宁的日子里
我更相信我们会把这幅图画
描绘得更加完善更加美好
今天
我们即将出发、我们将沿着
这条红色的土地继续前进
我期望
在这条红色的土地上,
我们留下的不是匆忙、混乱、矛盾的脚步声
我希望
在这条红色的土地上,
我们留下的是坚强、自信、团结、互助、
理解、宽容、坚持、成长、信任而整齐的脚印······
只有这样
我们才可以告慰
牺牲在这条红色土地上的革命先烈
只有这样
我们才对得起那些关注、关心、关爱和支持我们的人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够对别人说——这条红色的土地,
我们脚踏实地的走过、我们认认真真的来过······
长征不仅是行走的长征,更是心灵的长征。许多队员都这么讲过,我也深以为然。
上路,依旧是有雪的路,小丘陵间行走,出村不远就上了212国道,直到哈达铺。
正在建设中的纪念馆,广场上的雕塑很气派,迎接我们的是数百名小学生鼓乐队和挥舞红旗的小学生。热情的哈达铺象当年迎接红军一样迎接我们。
接着参观了五处红军旧址。
还有红军馍,发给每个队员,我送给了老李同志。
又发了邮品和当地的文字材料、画册、百将军题词,很好的材料,收了。
别了回民老乡家,心仍在那有热炕的屋子中。
过了岷山,到哈达铺,往北已无大的看点,会宁指日可达了。
“我的长征”基本上沿着先辈的足迹行走,线路清楚目标明确,早早就知道有个“甘肃会宁”等在那里,即使路上有些动摇,但咬咬牙想一想、掐指算一算,再忍一忍也许就到头了。有盼头啊!
而70多年前,红军刚出发的时候,目标在哪里?走哪条路?走到什么时候?时间、地点、方向、路线统统是未知数,甚至连“长征”这个名字都是后来起的。带着这样一片茫然的队伍行军难度可想而知,按照现代管理理论来衡量,这是一支缺乏“目标管理”的团队。长征路上是否有“望梅止渴”的典故发生?因为总会需要一些短暂的、临时的目标,否则领导者难免会发出黎叔的感慨“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长征终点选在陕北根据地纯属偶然,甘肃哈达镇的一个邮政所,当年的毛泽东就是在这个镇捡到一张《大公报》,发现了陕北根据地,在沧海茫茫之际,选定了方向。毛泽东曾讲:“红军找到陕北根据地,也是从大公报中读出。”从此中国革命天翻地覆慨而慷,星火燎原。
如此看来,没有目标不可怕,只要我们一步一步向前走,也许“向前”都可以不要(根本没有方向哪儿是前?),只要在“走”就行。这是不是也是长征给领袖们的伟大启示?二代核心、总设计师似乎并不讳言,改革开放之初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当然,现在这个说法已经变得褒贬不一,毕竟20多年走过来了,是该找到“根据地”方向的时候了。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崔健有一首经典《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歌词写得极棒,崔永元在21世纪的“我的长征”行动中是否经历了同样的心路历程?
附:崔健的歌词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听说过,没见过,两万五千里
有的说,没的做,怎知不容易
埋着头,向前走,寻找我自己
走过来,走过去,没有根据地
想什么,做什么,是步枪和小米
道理多,总是说,是大炮轰炸机
汗也流,泪也落,心中不服气
藏一藏,躲一躲,心说别着急
噢,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问问天,问问地,还有多少里
求求风,求求雨,快离我远去
山也多,水也多,分不清东西
人也多,嘴也多,讲不清道理
怎样说,怎样做,才真正是自己
怎样歌,怎样唱,这心中才得意
一边走,一边想,雪山和草地
一边走,一边唱,领袖毛主席
噢,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