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1.
外婆还是没能熬过这个九月。一个星期前,一个人,静静地,走了,据说很安详。外婆毕竟没有赶上这个中秋。七天以前,一个人,悄悄地,走了,应该很孤单。
2.
外婆也许不会孤单的。外婆只是去外公那里赴一场约会了,赴一场长眠天地的约会。毕竟,外公等了十几年了。现在,两位老人终于又可以结伴而行了。如果身为晚辈的我们不能够挽留什么,那就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祝福吧。找一个不要悲伤的理由,让欢乐伴路西行。
3.
我是一个星期以后才从母亲那里得知消息的。由于过度的悲伤,加上连续熬夜,电话里母亲的声音已经沙哑。母亲的第一句话是,“你阿婆死了哦!”紧接着就是一声长长的叹息。这是我听过的母亲最苍老的声音,哽咽里包含着无限的悲凉,针一样地刺扎着我原本平静的心。那叹息长时间地充满了我的耳朵,也将一直回响在我今后的耳边。那一声叹息里是母亲作为女儿丧母的忧伤,那忧伤就像母亲的年龄一样悠长,悠长......
4.
电话里,母亲同时告诉了我大叔公早晨去世的消息。又是一个关于死别的消息!突然间,我感觉思绪断裂,紊乱无章,接连的噩耗接连地打击着我感伤的神经,让我暂时忘记了要如何悲伤。平静,出人意料地的平静。心,冰冷在夏日正午灼热的温度里。
5.
不能够去责怪母亲为什么不及时告诉我。我知道在母亲的眼睛里儿子是永远长不大的,所以脆弱的心灵不能承受如此悲伤的生命之重。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我想让母亲明白的是,儿子总有一天是要长大的,终究是要承受生活所给予他的一切,不仅是美丽的,也包含一切不美好的事情,比如生离与死别的沉重。如今,我早已过了岁月青葱的年龄,也有了承受生命之重的成熟心理,所以我应该而且必须知道生活的种种变故。这是生命的需要,也是为人子的责任。
6.
在晚上给朋友的短信里,我写道,“家中近日连遭丧事,一周前老外婆仙逝,今晨大叔公又西归。尽管都是临老而终,但心中依然隐隐感伤。尤其是当作为亲人、晚辈,不能够赶场送终的时候,这种忧伤来得更加深沉与寂寞。这些年来,我越发关注一种叫临终关怀的生命终极意义了。每当离开家园,要阔别一位身边的亲人特别是老人的时候,我都不由自主地担心那会不会是生命最后的一面。那种害怕长期以来一直隐隐地压抑在我的心里,而并不是我过分畏惧生与死的离别。相反,我是一个能够开得开生死的人。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自然界固有的新陈代谢规律。只是,当真正要体念这种死别的时候,心中往往酸楚难耐。如今事情已然,送你离开,千里之外,昔日亲切的眷恋渐渐模糊了双眼......”
7.
这应该是我写得最为艰难的一篇文字。在电脑前足足坐了两个小时,我才得以完成这些零碎的思绪。笔未止而泪先流,阔别已久眼泪的滋味了。这一夜我再没有选择坚强。
8.
谨以以上文字怀念我那逝去的可敬可爱的外婆与叔公。愿安息......
9.
以笔叩首。是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