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选择了一份工作,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选择在深圳这样的城市工作,于是就选择了一种拥挤的快速的生活方式。忙忙碌碌的擦肩而过,我看不清你清脆的年龄清秀的脸。青春,飘零在荷尔蒙盛开的空气里。
不过,我素来以为,一个人生活状态的优劣更直接地与他心境的好坏密切相联。朋友说, 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未及时,充满了憧憬,到达后,经历了一场春雨几米阳光之后,便又开始怀念起以前来。这固然是人念旧的习性,不舍也是难免的。不过,我倒觉得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不错。这些年来,一直都是一个人在外混生活。就像现在,在深圳,一个人,不经意间已经来了半个多月了,而我似乎又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其实,在我的心里面,并没有刻意地去比较两个城市的异同。一个城市伴随着一段生活,无论是色彩斑斓,还是潦倒落魄,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因而也是不可复制的。唯一能够明确的就是,不管在哪里,我始终处在一个漂泊不定的状态。在石碣的一年是这样,在坦洲的两年也是这样。相反,我有时候倒想念在石湾的那段单纯的日子。没有很高的薪水,没有丰富的生活,也没有特别强烈的漂泊的感觉。诗,歌,朋友,足球,吉他……甚至,花生米和炒回肠都是现在特别值得回味的时光。也许是初涉人世的缘故吧,因为陌生,所以无畏,谁叫初生牛犊是不怕老虎的。
所以,生活对于我来说总是变化多样的,城市对我来讲也就是漂浮不定的。飘荡在城与城之间,更长时间的停留也只不过是稍做休整的经停。人生是一列不知道终点的旅行,你知晓哪里该是你的目的地?更多的时候是这样:阅站台万千,而不了人生三五。所以,你又何必去苦苦追问归属?
佛曰: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佛又曰: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从具体到虚无,从务实到务虚,思绪似乎有些远了。又回到了那些虚无的东西了。不过,生活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当你想柴米油盐的时候,你会因为太具体而觉得无趣;当你凌驾在俗事之上的时候,又感觉人生的飘渺无常。于是,人就徘徊在世俗与脱俗之间,痛苦自然是难免的。所以,叔本华说,人生本是痛苦的,以天才为最。我当然不比天才,但也自以为尚不在蠢材之列,所以,我只是比较痛苦。而当时间流淌过青葱的岁月之河,痛苦的含意与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早已经不再是多愁善感的年纪,也不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时候。沉静,而不是躁动不安;静默,而不是激情澎湃,做蓄势状。只是,内心总在回念这些年来自己的变与不变。变,也许是有的,不变的似乎也很多。比如,关于爱情的观点,我依旧执著于雅致的精神与共。比如,人格性情,老朋友还是更多地说我内向,不够开朗了。但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我更愿意认为我是比较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以为这样表述会更准确。我想,这些年来唯一不变的也许就是自己对生活的一如既往的不算轻浮的理解吧。也正是靠着这样的独立的思考与粗糙的类似落魄文人的气质(姑且自慰之),我才得以在寂寞的时空里孤单自立的,而没有在精神上饿死。姑且算是精神胜利吧,还没有到形成法则的时候。
深圳,是一种生活方式。深圳,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不过,都市的繁华毕竟与我无关。城之大也尚有容我一床之所,偏于一隅也不觉有所失落。看云卷云舒,或者风卷残云,观繁花似锦,或者春花开败,都似过眼烟雾。在这样的城市里栖息,欲望漂流在欲望之上,思想发自于身体之外。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别处。夜色阑珊,月光散落在月亮之下,城市滋生着灯红酒绿的暧昧,市井流溢着狗肉火锅的味道,夜空有灿烂的霓红闪烁划过,别人的城市灯火辉煌。而我,我只要心里有家。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