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晚上,已是深夜,我却没有睡意,于是,打开电视,浏览一遍电视频道,大多数都还在播放电视连续剧,也许这年代80后倍受宠爱吧,尤其是韩剧颇多,可我对那些虚情假意而肤浅乏味的东西并不感兴趣。最后,被中央三套 “梦想剧场”的一位叫王二妮的女孩子歌声抓紧了我的视线,触动了我的听觉,她正在演唱一首老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别具一格的腔调,如此甘甜而清纯,声音非常具有穿透力,犹如山涧清泉沁人肺腑。我开始静静地坐下来倾听。这种声音真的久违了,在这个流行音乐肆意横行的年代,不是喊叫就是呻吟,而那些本是民族的、本土的经典却早已被流行音乐风刮到那个角落了,甚至被年轻一代给遗忘了。后来,还听到她演绎几首,如《叫声哥哥你快回来》、《赶牲灵》等,都有着浓厚的陕北农村风味和地方特色。她的音域宽广、音色圆润、感情真挚。与那些无病呻吟的流行歌是无可比拟的,甚至望尘莫及!闭上眼睛,如坐在一个金色音乐大厅,聆听天籁之音。
是什么让她这样一位平凡的女孩子步入乐坛,是什么让她的音乐具有如此的魅力,是什么让她永不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带着这一串串的问号,我渐渐走进了她的音乐空间。
那晚,经过几论比赛后,她终于在“梦想剧场”成功卫冕。节目中途采访,主持人邀请了王二妮父母亲上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不擅言辞,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讲的人!他们父母讲完话后,王二妮还要协助翻译成普通话。而当主持人问杨二妮最早音乐是从那里学的,她说:“从父亲那学的”。她的回答令所有人感到惊呀。她说小时候,经常同父亲一起下地劳动,父亲会唱几首歌,准确讲应当会唱几句,尤其是当时父亲唱的那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就是她音乐的启蒙,她学会了,可是后来,发现父亲唱的是不只是走调了,连一些歌词都自己改了!但是,让她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让她对唱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经常参加各种场合表演,为她后来打下了坚实基础。尽管她家庭条件相当艰苦,她说为了给她学习音乐交付学费,爸爸几乎常年在外务工做苦力,尽管如此,仍然经济拮据,入不敷出,有时,父亲从工地上回家都要带回几个面包给她们三兄妹,说是特别买的,其实只不过是别人吃不完给他的……但王二妮一直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自己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当时村里及县里组织的各种演出,可以赚取微薄工资报酬来填补收入,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不断地学习,终于取得成绩。王二妮1985年生于陕北安塞县,1999年毕业于榆林百花艺术学校,现为安塞县民间艺术团主要演员。1999年获延安青年歌手大奖赛一等奖。2000年获陕西省MTV大奖赛三等奖。2001年获21世纪首届全国农民歌手大奖赛一等奖。2002年在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上领唱《三十里铺》,获一等奖。2004年获第十界全国推新人大赛优等奖、安塞县 “新秀杯”第三届陕北民歌大赛“特殊贡献奖”。曾参加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回延安》节目的演出。2005年被授予第一届安塞县“十佳青年”称号。曾在电影《信天游》,电视音乐片《走西口》中担任主唱。近年来随剧团到德国、泰国出访演出,多次在北京、上海、香港、广西、山东、山西等地参加文化演出等活动。
当我看到她的今天,我真的为她感到高兴,我想,上帝很青睐她!自从陕北出了阿宝,如今又一个王二妮走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红地毯,除了感激,更多的是敬佩!正如王二妮讲的:“我要感谢父母,感谢父母给予我的生命。”我想,的确如此,没有父母亲给予她的生命,我们就缺少了今天王二妮给予我们的精彩,缺少了对陕北这种原生态音乐的了解,那些信天游只能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从此也多了一位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的追求和梦想,可是,当回首往事,自叹自艾者甚多,有多少人真正坚持自己的梦想,有多少人执着追求自己的承诺。王二妮能从父亲那首五音不全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根治了深深的音乐梦想,从父亲的音乐中体会到音乐给予她追求的快乐,父亲其实为他幼小时候做了一件最伟大的事情——为她打开了音乐之门。
如今,当我们还在自叹自悲、命不胜意时,你是否想过,你的父亲其实也曾给予你打开过一扇门窗。
我们要真诚地感谢生命,感谢父母,更要感谢自己,生活才会有奇迹!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