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再也不用叮嘱儿子赶快睡觉了,偌大的房子只剩下我和丈夫,丈夫兀自在看电视,走进房间,我的眼泪止不住滚下来。儿子上高中了,从今晚开始寄宿。
儿子是个敏感的人,这几天问他我做的菜怎么样,他的回答总出我意外:“很好吃,就是以后很难吃得到。”我想儿子已感觉到要离开家了,当时我竟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我真是个感觉迟钝的人。他要晚上吃完饭、洗好澡再去学校,可我竟要他下午去,说是好早点熟悉学校环境。我真残忍!
在卫生间再也控制不住,随着哗哗的流水,我小声抽泣……
下午还对在外的丈夫抱怨说:“好了,你可以不回家了,儿子到学校寄宿,我也自由了。中午不用赶回家做饭,晚上不用等着儿子睡觉,想去哪就去哪,太好了!”
我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从没全心全意照料孩子。前天傍晚和儿子散步,他突然问我:“妈妈,姑姑是不是很会照顾孩子?”我知道曾在姑姑家吃了两个学期晚饭的儿子,觉得姑姑比我更会照顾小孩。我说:“姑姑没去工作,可以安心照顾孩子。”其实在生活上,我是个马虎的人,自己一天能用三餐素面对付,肯定在不知不觉中也这样对待家人。
孩子出生不久,我为了能当上记者,就经常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采访、写稿。丈夫在郊区工作,早出晚归,我把儿子留给保姆。我终于如愿以偿换上记者、编辑的工作。一开始我做编辑,每天上午编一组十五分钟的新闻,下午上班时交给负责人。初做编辑的我往往要做到中午一点多钟才能回家做饭、带小孩。儿子两岁时,我毅然远赴北京学习两年,把儿子留给奶奶照顾。现在每每看到别的母亲耐心细致喂小孩吃这吃那,精致照料孩子的起居生活,我就觉得儿子太可怜了,我从没这么用心照顾过他。有时我想,由于我照顾不周,儿子营养不均衡,是否会影响他的智商;在他幼时我就离开了,让他失去了最好的早期教育机会,是否会影响他的学习能力。除了节日,我确实很少绞尽脑汁翻新花样给孩子做吃的,好像很多时候是头天买了什么菜就做什么菜,能填饱肚子就行,偶尔儿子有怨言,我就教训他,人不能太奢侈。我想当我的儿子实在太亏了,起码我没能像他姑姑那样精心照顾他的生活。
检讨对儿子的成长教育,我充其量只能勉强及格。成绩中等的儿子一直是我的心头之痛。我总希望他出类拔萃,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心中有这种愿望,对他却不够用心、耐心,往往流露出对儿子过多的斥责、否定,对他的教育显露出三分钟热度。我知道孩子是夸出来的,可以前我总情不自禁地呵斥儿子,肯定伤害了他。我发誓从今天起给他更多的鼓励、激励,由教育变引导。
现在,儿子单独生活,我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在他面前整天唠叨,也许对他的成长更好。我只希望儿子健康、快乐!
回想儿子出生至今,我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工作和学习。其实,人生也有另种活法,在家照顾孩子,运用自己所学潜心钻研孩子教育,并付诸实践,也是一项有意义的事业。
假日傍晚,和儿子到风景优美的秀水大道散步,以后很少有了;餐桌上和儿子说笑说话,以后很少有了;催儿子晚上早点睡觉别看电视,以后很少有了;督促儿子写作业,以后很少有了……岁月流逝,儿子成长,不知不觉他就要远走高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