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忘却的记忆
昨晚,我忙完家务已经十点多了,同往常一样,我开始安静坐下来,打开电脑,收发邮件,整理一天的工作,写写心情。当我打开邮箱时,一行字突然凝固了我的视线。全文如下:
阿坤
你好!
思虑良久,我决定还是将我爷爷去世的消息告诉给您。
我爷爷叶传主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2月18日去世,享年88岁。
12月22日我们在老家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江西省黄埔同学会秘书长、九江市统战部部长、生前好友、学校师生代表等都有出席,看到还有这么多人记住他老人家,我想爷爷在天有灵也会感到欣慰的。
对于您,我想还是在此转告一声,虽然消息来得有点迟。
爷爷的一生,经历了中国抗日战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见证了中国近代史。虽然经历了很多磨难,但是其炙热的爱国心一直未改变,希望祖国日益强大,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愿爷爷在天堂上不再遭受苦难!
祝您工作顺利,合家欢乐!
此致
敬礼!
叶晓丽
2009-1-5
看完这串冰冷的文字,我的心极为沉重,原来是我读高中时期的一位班主任叶老师去世了。此刻,我思潮起伏,心情颇不宁静,二十年前的学生时代生活历历在目,清晰可见。于是,再一次让我想起这位班主任叶老师,是他曾经给予我学习上的教导,生活上的资助,精神上的鼓励。是他教诲着我做人、做事。他慈爱的性格和优良品质让我刻骨铭心,不断激励着我,给予我深远的影响。二十年来,我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成家立业,每次进步都离不开他曾经的付出。他是无私的,他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全力付出;他是用心的,他对每一个不听话的学生都会恨铁成钢;他是宽容的,他对每一个犯过错的学生都会给予他改过机会;他是清贫的,他居住的条件和生活是简陋朴实的;他是仁爱的,他把一生精力、时间、健康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不知曾经教育过多少子弟,他从不言累从不言苦,从不表功从不避过。他曾经默默无闻地站立在三尺讲台上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他的人生也许从来没有精彩过,但他不知培育了多少骄子,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多少人拥有精彩人生。
也许,他不选择教育,凭他不凡的背景,他一定可以在政坛上风云人生,那他必定是另一种生活!而他却选择这清贫的教育职业,也许有些人不能理解,也许有些人为之惋惜。只有从他那快乐的眼神和充沛精神状态才能读懂他对选择是那么执着和认可。直到今天我仍然清楚记得在我高考毕业后,他给我写的一封信中一段话:
阿坤爱生:
如晤,别后至念,想你参加高考也很辛苦,成败是考试的常事,人生应以立志求学为本,以获得知识为荣,将来才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
今年办校,因种种原因未能招满名额……
在班学生绝大多数能自觉努力学习,办校经济上非常困难,我也不拿分文报酬,只忠心为同学工作,以了愿望……
从九师到师专,路途较远,我每日来回四趟,体力消耗颇大,有时常感疲劳,为了贯彻学年计划,不得不尽力坚持到底。因此,我必须更加刻苦……
直到那时,我才知道,他已六十多岁的老人,已离开了教育岗位,但他仍然执着地站立在讲台,不拿分文的,他对教育事业是如此坚贞,那么艰难辛苦也坚持。使我无法释怀!
今天,叶老师默默地走了,我心情凝重而复杂。我恨他们没有及时告诉我,对他老人家的去世我深表难过。他老人家的大爱我一直铭记于心,我非常感谢他,他在我记忆永远是无法抹去的。此刻,我也同他的亲人一样深深地怀念他。我也恨我不能亲自去最后送别。
我们已隔十多年没有见面,其实,我也一直通过各种途经打听他的消息,直到前年我在网上写了一篇有关他的文章,在深圳工作的叶老孙女看后,给我回复了一个有关他的近况。前年冬,我特地到九江去拜访叶老,记得那次叶老步履蹒跚到楼下迎接我,久别重逢,他非常高兴,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岁月蹉跎,他已经苍老了,但精神矍烁,说话清晰。交流中,我了解他仍然在不断地学习和工作,闲余,还在看英文版的名著。他的生活很有规律。那晚,我在他家吃了一顿晚餐,并请他合影留念,我还细致采访过他,可惜却是最后一次同他见面。我曾答应为他写一篇有关他传奇的人生故事,由于琐事在身一直没有静下来写成。为了不可忘却的记忆,我现在只能记下这份心情。愿他老人家安静而去,天堂必定有笑声和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