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就读于浙江财经学院经济学专业,今年毕业,面临走向社会,参加工作。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每个大学毕业生的父母都非常关心和操心子女的就业,我也一样。
看到每天那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消息,让人忧心,看到以下这些数据,大学毕业生心里紧张,做父母的更是愁上加愁。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11万
广东今年33万高校毕业生,九成工作无着落
广州1500名硕士争聘“卖肉佬”
北京招公务员,海淀区597人抢一个文秘
上海殡葬行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现场火爆,24家殡葬单位共计提供395个岗位 共收到简历3220份,不仅有复旦、同济、华政等名校毕业生,上海理工大学更是专门租用大巴将学生送到现场,“组团”参加招聘会。
高校毕业女大学生瘦西湖当船娘
女大学生为求份工作在招聘摊前下跪
………
女儿年初参加了中国银行2009年全国校园招聘考试,笔试后有幸入围本地区面试,参加第一次面试154人,剩下80多人,参加第二次面试和体检后,录取45人,在录取之列,很幸运。
记得第一次面试时要交一张招聘表格,正常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都好填写,在个人缺点上不好入手,写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吃苦,独生子女都这样,是事实,她说不能写在字面上。写吃饭挑食,这也算不上是什么缺点,在网上找了许久的参考,与自己不十分相符,最后好象写了句什么团队精神协调不十分到位什么的,很含糊。女儿确实没有什么很明显的缺点,所以填张关系自己命运的表也非得慎重。
2月12日第一次面试,先是准备穿这次在杭州一家律师事务实习时特花400多元买的西装,家里爷爷退休前一直做人事工作,有经验,建议学生嘛,面试不要太刻意迎合,还是随便一点好。
照惯例,以为面试是单独一个个叫进去见一排庄严的考官,我算了一下,一天面试154人每人只有3分钟,时间很紧。这次女儿面试是我们这个市片区10多个人一起进去,各自自我介绍,然后面试官向2个男生提问,问愿不愿意回生源地工作,据说这次银行主要是要男生,女儿为了表现一下主动举手发了言,面试很简单,很快结束。我估计都是大学毕业,素质差不多,银行业,主要看看考生的外貌身高和口齿表达情况即可。
2月18日第二次面试,市片区7人围坐在一起,考官提问:“当你上班正在做一个文案,这个文案下午要交,这时,你的朋友来电话说生病向你借钱到医院看病,要你赶快送过去,而领导也交代你到火车站接一个客人,你怎样安排时间,怎样做,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简单的问题,大概看每个人的处理方式,应变能力,最后,由一个人作总结。女儿是怎样回答的,她没有告诉我,可能她认为不重要。
2月20日参加体检。作了血液,B超,X光透视,心电图,视力等常规检查。
3月9日收到中国银行录取通知。
3月16日到中国银行签约。
至此,工作问题已经落实。
女儿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很顺利,凭自己的努力上了本市重点中学,2005年高考556分,一本分数线多5分,为稳妥才上二本的浙江财经学院。在校过了英语6级,08年夏天到上海新东方进修英语,在杭州日语学校学习日语,非常努力。这次顺利进入中国银行,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全家都很高兴。可她自己尚感觉不十分理想,家人十分满意。希望她以后继续努力,有个好的发展空间和未来。
昨天,女儿提前结束在杭州律师事务所的实习,来到中国银行实习,展开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