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久没收到墨香四溢的问候了?还喜欢把自己邮寄出去的感觉吗? 告诉我,朋友,你还写信吗?
记得我是高中时期开始写信的。那时写信不多,无非是同父母、同学写信,而且内容不外乎要生活费、叙旧。
到了大学,情况完全不同了。写信成了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由于读书地点离家里很远,向家里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就全靠写信。经常是计算好生活费还能维持十来天之前就开始往家里写信,每次的月考、统考结束后往家里写信,有时想添件新衣裳更是非得向家里写信打报告不可。这样一来,同家里平均一个星期基本上就要写一封信。
如果你有不少关系不错的同学、铁哥们,或者还有一位意识中确定又不能确定的恋人,那你写信的心情又是另一种感受。从你把信笺投入信箱的那一刻起,你接下来的生活就只剩下一件事——盼着回信;等你望眼欲穿地盼来了回信,心急如焚地读完信后,兴高采烈地或者心情沮丧地写完回信,从寄出信笺起,一个轮回的等待又开始了,如此周而复始。
这段时期,写信、读信成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信件成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至今我还能想起那时写信、读信时的心情。写信时有时洋洋洒洒、有时苦思冥想,生怕用错了一个词或一个字,写完还要读上两三遍才放心。信发出去了,等待回信的过程是漫长而甜蜜的,回信如不能如期而至,那就肯定会胡思乱想的,各种各样的猜疑都会想到,直到回信来了才会停止。那时最让你惊喜的莫过于收到一位久违的朋友来信了,朋友来信了,一般是迫不及待地立马拆信,一口气读完才觉痛快。如果是你心中的那位来信,你一定会找个没人的角落,悄悄地拆开信封,环顾四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贪婪地盯着信笺,这时你的思绪就完全沉浸在这几张薄薄的信纸之中了。
参加工作后,写信明显少了。除了关系特别要好的几位保持书信联系,其余的同学也就逐渐失去了联系。由于单位有电话,工作上的书信往来是不多的。如果恋人经常能够见面,父母住得离你不远,那一个月也不见得会写上一封信。
结婚后,夫妻工作在一地,那写信的次数就更少了。其实懒得写信的不仅是我,而且成了现代人的一大流行病。电话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想一想,也是。你想与亲友们联络吗?那还不是小菜一碟的事儿。你只要拿起话筒,在0至9的变数里轻敲几下,瞬间,无论你的友人与亲人客居何处身在何方,那一根细细的线儿,就将你们连结了,彼此就能感受到彼此的真切。有时想写封信吧,还要想着如何同妻子解释:给谁写呀?为什么非得写信呀?
可不知怎的,我有时还是想写写信,把心里话慢慢地倾注于笔尖、跃然于纸上,用信封装好,贴上邮票,塞进邮箱,等待回信,再一次享受写信的幸福与快乐。
朋友,你还写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