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着小路从修城的南端步行到北端,成为了我这些天发现与感悟的必修课。偶尔的步行,会让人在细微中察觉自己所处城市的变化与发展。我试着站在城市的北端,望尽修城的美景,尔后发现,只有深入城市之中,方可深切体会它发展的轨迹。
城市的夜晚也许应该灯火通明,修水的夜色却在灯火阑珊中略显平静。坐在窗前,酒店墙壁上的倪红灯把雪白的墙面映红,忽一阵车鸣提醒了我黄昏已不再是日落船泊的景象,也有归途人匆匆的脚步。
有人说,这个坐落在赣北的小城未曾喧嚣过,发展的脚步也只能默默地感受。但在修江水一如既往地清澈、凤凰山茂林依旧的今天,我们明白了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假日闲暇时光,沿着修河漫步,不免心中一阵惊喜,因为我发现在城市之中竟依然有一条静幽的小径,它沿河而修,路的一旁是修水人的母亲河——修河,另一旁则是奇异的花草树木。古韵犹存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景观的结合起来,顿时让人心旷神怡。
冬日的暖阳铺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一座浮桥将城的两端相连,行人们踩着轻慢的脚步走在木板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波光粼粼的河面将他们的影子荡得若隐若现。步入城北的时候,正值晌午,在澄江花园休闲的人们正享受这久雨初晴的惬意时光。记得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到深秋的赣江边“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这与眼前修河边上的情景正有几分神似。老人们安详地坐在秀水长廊里聊天,温暖的阳光照射在他们的脸上,显现出修城岁月的痕迹。
如今,城南发展日新月异,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从人们幸福的笑脸中可以察觉修水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在日渐攀升。城市的发展更体现出文化的进步,黄庭坚纪念馆的扩建、 秋收起义纪念馆的修缮工作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文物保护与文化积累的现实意义。有人路过刚修缮好的周家宗祠时不禁说道:“小时玩耍的地方,如今依然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政府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近年来,国家对红色旅游的开发日渐重视。与此同时,红色旅游对GDP的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提到了红色旅游对政治、经济、文化工程的带动作用。修水红色革命旅游点的建设作为江西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一部分,显现了秀水红色旅游发展前景广大。
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品味城市里的风俗人情,让人感觉到一座小城在发展中散发的独特魅力。作为修水人,探寻依然的自然风光、品读深厚的历史文化、体验修城发展的生活节奏,学会站在一个角度张望城市,也是生活的一大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