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子的外婆生于1911年,今年100岁。她的出生年份很好记,刚好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年。
外婆姓名朱贤凤,不识字没文化家庭妇女,缠过脚没有缠彻底的小脚女人,祖籍浙江义乌,嫁来浙江兰溪后,一直生活和居住在兰溪。
外婆生有2男2女,大儿子曾是地市处级干部今近80岁,小女儿也从高级教师岗位退休多年。 4个儿女平均有70多岁,个个身体不错,事业有成,后代优秀,家庭美满,繁衍出一个直系亲属40多人、枝繁叶茂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里传承着优良的长寿基因。
外婆生儿育女,一生勤劳,缝补浆洗,心灵手巧。我妻子是她非常喜欢的外孙女,小时候穿的布鞋,全都是她所做。一大家子10多口人的饭菜也是她亲手操持,外婆的勤劳和贤惠在兰溪城星宫巷一带有着非常好的口碑。家务直到年纪大做不动才罢手,一生都是个不愿闲着的人。1992年,我从江西修水工作调动来到浙江兰溪融入这个大家庭,吃过外婆做的饭菜,现在的印象里只记得她很喜欢做落汤青烧千张皮,基本天天都有这道菜,家里由于人多,吃饭到不齐,先来先吃不断加菜,开的是流水席。
外婆长寿,有她的长寿之道,中老年后,注意养生,炙爱保健品,一段时间,吃浙江衢州出品的“宫宝”,吃了很多年,这种用人体胎盘做成的口服液,养颜养生效果好。吃了一阵子“青春宝”后,改吃“洋参丸”胶囊到至今,每天早上白糖冲鸡蛋从不间断。她最喜欢吃的菜是红烧肉,很喜欢用红烧肉的汤拌饭。
外婆很健康,反应灵敏,目明耳尚聪,没有任何器质性的疾病,偶有感冒,吊2天点滴很快就好。生活能自理,洗漱、上卫生间、吃饭都能自己完成。非常爱干净,衣服勤换,头发不乱。早上起床后,梳洗没半个小时完不成。
外婆90年代不小心摔断过股骨,在医院接骨治疗,回家调理,康复后行动自如。
外婆近10多年请有保姆照料,费用都由儿女们出,儿女们嘘寒问暖、照顾周全,孝敬的营养品不断。
我妻子、外婆喜欢的外孙女,定期给她修剪头发,洗被褥,买生活用品,今年过年给她买的绛红色棉鞋,外婆穿在脚上很开心。
外婆也有遗憾的地方,她只讲那种义乌口音很重的兰溪话,不懂普通话,看电视看不出个所以然,不知道电视中的人在说什么,只能看得懂本金华地区的地方戏婺剧,可是戏剧频道放这种节目及少,因此生活极其单调,少有其他乐趣。
外婆叫我女儿斤斤,我女儿名字叫昕昕,她不识字,念字念一边听字听音,音有音似,我的女儿,她的第三代,这个斤斤一直被她从小叫到现在,我们也没去纠正。
我来兰溪虽有18年,大部分时间没呆在兰溪,本无语言天份,对兰溪这种独特的吴侬方言颇感棘手和拗口,只到听得懂说不出的程度,偶尔用几句严重走调的兰溪话加手势与外婆交流,她似懂非懂,弄了半天双方不知所云也就不了了之,有时在一起吃饭,交谈还要家人当翻译。
外婆从去年开始,反应才有所迟钝和退化,有时我妻子和我女儿也认不出来,她俩可是经常在她身边转悠的人,认不出我合乎常理,过年向她拜年居然认出了我,大概过年的喜庆与热闹触发了她的灵感。
外婆这个百岁老人,经历百年风雨,百年沧桑,三改朝代,走过一个完整世纪,艰难而不易。百年人生,把人生锤炼成一颗发光的钻石,满脸的皱纹和老年斑,是岁月的痕迹和年轮的见证。
我爷爷活了98岁,本已看见100岁曙光,离100岁只一步之遥,却在100岁面前嘎然止步,没能象外婆这样到达这个圆满的3位整数。
外婆活到100岁,这是万分之一的机率,外婆就是这万分之一的幸运者。能活100岁,国家要平安,社会要稳定,不要有战争和天灾人祸。要有和睦的家庭,孝顺的子女,健康的身体,乐观的心态,开朗的性格,宽阔的胸怀,均衡的饮食。活100岁,这是很多人的梦想与奢望,但绝大多数人难以攀登上这个寿命高度,金钱再多买不来,用权利获取不到,求耶稣求上帝没有用,长生不老药还没研究出来,吃唐僧肉长生不老是神话,秦始皇蓬莱仙岛炼长命丹没成功,毛主席万岁是口号。
外婆活到100岁高寿,是这个家庭第一个幸运之星、幸福之源,是这个家庭宝贵的财富,是这个家庭的殊荣,是这个家庭的凝聚力,为这个家庭带了个好头,使晚辈向长寿靠拢有了榜样,使晚辈继承敬老美德有了中心。
过春节时,听长辈们在商讨给外婆百岁祝寿的事,准备在4---5月天气暖和时举行。
到时,五世同堂,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