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去上奉观前大哥家拜年,在门口就碰见他上车说去挖冬笋:他初八嫁女,前几天挖了十几个,又送了几个到广东的二哥。他说每桌至少要一个吧?有40几桌!妈呀!要挖这么多?我们几个跟他上了车,一下子就到了石街徐家后面山上,一片竹林里面野猪糙了一般。多少人来挖过呀。还有吗?从何下手?大哥教了几个绝招:先看竹子公母,竹表指向,什么:“一只正。三只困”。由于这里是竹林什么经验也没有用,只好一汽乱刨,地下竹鞭盘根错节好难挖,不久手就握不住锄头柄了,好!终于刨到一个绿嘴,小心翼翼扒开泥巴、我挖到我人生第一只冬笋,自己吃的是够了!冬笋是不会出土的,她是吸引人们来帮助竹林松土的,为春笋破土而出而牺牲的,是大自然赐于的美味。10元一斤真的不贵。陆续又挖到2只,胳膊实在抬不起来了,老天帮忙锄头柄脱了,我顺水推舟不干了,看见大哥在刺蓬里舍己挖,气喘嘘嘘的他是挖了不少。我不禁感慨万千:为了儿女在山上拼命挖。为谁辛苦为谁忙?别人还会笑他省钱呢!人家拜年,打牌玩的不亦乐乎。女儿未必知道,40多只真是天文数字啊,于是我又斗起锄头继续挖;嘎,的一下挖到一块石头我检手上一看:巴掌大像把斧头?揩了泥巴仔细一看。哈哈。真是一把原始人用过的石斧,我发了!那刃磨的真标准。还有使用后留下的小缺口,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啊!这里是山背文化遗址的余脉。我早就想收藏一件石器,家里有一个跑马岭的石饼是用来碾谷物的,手握石斧与原始人对话:你们是不是用它在这里挖笋啊?我们的手一同握过它,多少万年由它联接。不过我想他挖笋绝对不会是为了嫁女。我四处让人鉴赏,他们:不就是一块石头?河里多的是。我:你们摸摸这刃磨的多光滑?后来我专门到县博物馆找2位馆长朋友鉴定,他用放大镜一看然后严肃地说;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