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预览:
……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55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55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早就听说布甲乡洞上村风景独特,而且离香炉山钨矿不远,我一直想去看看,直到今年十月中旬的一天,才如愿以偿。
那天早晨,我和几个同事驱车前往,由于去洞上村的山路刚刚修好,路又较窄,迂回曲折,当车子行驶了十五分钟左右,人似乎掉进一个深潭,四周高山环抱,山如刀削。从车窗仰望,水如银帘,从山面直流而下,轰隆隆的声音远远就能听见。有几分钟路途遮荫蔽日,阳光都被大山和森林遮住,让人顿感几分凉意。从车窗俯视,脚底下的公路像是画笔刻在山腰,隐约可见。
终于爬到山顶,重见阳光,豁然开朗,路宽而平坦,原来我们已进入洞上村。刚才贴着我们紧紧的高山慢慢向两边移去,川中群丘纵横,郁郁葱葱,路旁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偶尔还能看见鱼儿冲浪。
我们来到洞上村,恰好村支书他们修路回来,听我们说明来意,他们热情地领我们来到村里,村里房子虽然简陋,但干净、整洁。山里的村民热情好客,又是递烟,又是送饮料,并一再挽留我们过夜,并说要带我们去看看当地的自然风光。
首先,我们来到神鹰窝。一进入山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如刀劈的呈灰白色的山崖,在绝壁上挂着一个偌大的鹰窝,下面是深渊,上面是悬崖,可望而不可及。
再往前走是将军隙。位于与湖北交界处,两山如削,中间是一条宽5米、长10米的夹隙,宛如利剑从山崖劈下而成。距这里不到半公里处又有一个深壑叫坡塘,传说是当年许真君追杀孽龙搏斗时留下的遗迹。
另有神奇的雷打石。在通往湖北的公路边上,矗立着一堵巨崖,巨崖上有一条长约十米丈,宽约一尺渐渐狭窄至5寸的蜿蜒如蛇的白色图形嵌在灰黑的岩石上,引人注目,路下有一块10米见方的巨石,呈欲倾倒之势,传说是古时一只吃人的蛇精,被黄山谷命雷打死,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神秘的雷池瀑。沿着幽谷小路而上,走了约摸两百米,突转过山崖,立时感到清凉扑面,凉风习习,三方高崖,人在其间如在井底,只见林木蔽日,有涛声、瀑布声传来,瀑布从左侧山崖泻下,雄伟壮观,让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境界,据说每到天将下雨时,就有一种如雷的声响,加上瀑布下水潭深不可测,故名雷池,也叫雷池瀑。
八仙峰。八仙峰远远望去,排列整齐,宛如八仙过海,气宇轩昂,峰顶直插去霄,云雾缭绕,其间岩洞幽深恬静。
回书岭。据说当年吕洞宾游览洞上村,被此地风景吸引,一住数日,临走时与村民一一道别,却忘了一位小小少年,走在道上猛然想起即写下道别书,派人送去。人们为了纪念吕洞宾不忘旧情,把此路命名回书岭。
念书台。在洞上村的中心位置,河边有一个孤独的小山台,古木参天,青藤缠绕,台下流水潺潺。北宋年间,黄中理身在朝廷,心在桑梓,在本邑创办了两所书院,在此地的名为樱桃书院,黄庭坚在此任教,夏夜蛤蟆叫声噪耳,遂捉了一只用朱笔在其头上一点,训道“蛤蟆不叫念书台”。从此再没有蛙声噪耳。现在这里还有一种头有红点的青蛙。
还有犀牛望月、三星伴月、狮牯塔崖等景点,正如黄庭坚的《礼景诗》所云:樱桃源内花富贵,烟含实竹色苍苍。
洞上村位于我县与湖北通山、崇阳交界边陲地带,面积约20多平方公里,平均气温较县城低4—5度,地形复杂,地貌奇特,文化内涵丰富,景点多而奇。夏季,这里是避暑消夏的理想之所。另外,洞上村出产优质大米和蔬菜,还有毛竹、板栗等等。
远处传来阵阵机器声,村支书说,这是我村从外地引进的筷子厂,是利用当地的毛竹加工制作的,远销全国各地。
晚上,村支书拿出陈年薰好的兔子肉、麂子肉、狗肉,炒了一桌丰盛的菜,还拿来当地村民自酿的美酒。
当我们上车离开时,村支书紧紧握着我们的手,希望我们下次再来,洞上人热情纯朴的民风深深感动了我。
2004年5月15日于香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