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胡耀邦总书记照相
1984年12月6日,赣西北黄龙山、幕阜山、凤凰山,山山岭岭挂满晶莹的霜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完湖北后,冒着严寒,风尘仆仆,从湖北通城麦市入赣界,翻过蜿蜒崎岖、海拔近千米的南楼岭,经白岭、渣津、来修水视察,来工农红军第一面军旗升起之地走走,来看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的70万红色老区百姓。陪同胡耀邦总书记来视察的有国家计委、商业部、国务院农村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物价局和新华社等单位的负责同志,有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副书记钱运录等领导同志,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白栋材,中共九江市委书记刘方仁、市长张俊辰等领导专程赶来修水迎接总书记并陪同视察。
12月6日修水县城胡耀邦总书记车队需经过的大街上,警察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修水的警察、武警中队倾巢出动,为总书记保驾护航。国家最高领导人胡耀邦总书记到修水,随行来了这么多大人物,这是建国35年来偏远交通不便的修水老区首次殊荣,山城的气氛紧张而兴奋,老板姓奔走相告,修水的县委书记王哲、县长倪忠民等地方官仔细和认真的在做着准备和接待工作,不敢有半点马虎。
12月6日下午4点半,我师傅接到服务公司领导通知,明天上午8点,到胡耀邦总书记下榻的县政府招待所,为总书记和县党政军领导照合影。公司选择我师傅,一是他政治面貌清楚,二是个人表现良好,三是技术扎实过硬。师傅吩咐我,第二天给他当助手,上面交代,只许去两人。
7日一早7.30,我和师傅扛着12寸外拍机,准时来到政府招待所,我们广场照相馆到政府招待所只几分钟路程,很近,政府招待所周围戒备森严,看得出便衣警察很多,进大门,我和师傅受到警惕性很高的安保人员严格检查,搜身,查摄影箱,打开皮老虎,查得很仔细,没问题后,放我们进去。政府招待所是幢四四方方的五层楼,楼前有8级台阶,我和师傅安排招待所工作人员,在第一级台阶前放了21张椅子,让胡耀邦总书记和中央省委陪同的领导及县委部分领导坐,其余的安排站在台阶上,8点前,县党政军领导陆续到齐、并有序排列到位,只留下第一排椅子的中间位置给总书记,待总书记吃好早餐出来,即可拍照。
师傅已架好相机,钻进遮光黑布,让我坐在一排中间作为照相模特当参照物提前对好焦距,调好光圈,准备妥当,只待胡耀邦总书记落坐,即用皮球按下快门,拍下难忘的一刻。
胡耀邦总书记在几个便衣警卫、江西省长省白栋材、省公安厅长陪同下,从大楼出来,我看了下表:8点零2分,天气适宜光线理想。总书记个子不高,精神锼乐,神采弈弈,亲切朴实,虽年过70,腰板笔直,健步如风,见这么多人在等他照相,朝人群频频挥手致意和问好,他走入准备一起合影人群中,大楼前一阵欢呼和热烈掌声,总书记整了整笔挺的黑呢大衣在预留给他位置稳稳落坐,一动不动,面带微笑,双眼正视前方,看他这个样子,很有领导人的风范和大型照相经验。这时出现点状况,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江西日报、九江日报等一大批媒体记者一窝蜂拥上来拍照,一时快门咔嚓声此起彼伏。他们用的是120、135小型相机,轻巧灵活,挡在我们前面,挡住了我们笨重外拍机的视线,无法照相,我和师傅急得团团转,无可奈何,胡耀邦总书记看见这种局面,他大声说话了:“记者同志,让一让,请让地方上的同志先照,你们机会很多,负责安全的同志请维护秩序!”总书记很理解地方上的人照相不容易和难得,江西省公安厅长马上从人群里出来,请开了那些记者,腾出了照相空间,我和师傅抓紧时机,我遮住强光快速从暗袋里取出暗盒递给师傅,师傅非常熟练和小心的插在相机后背,抽出暗盒盖板,只听师傅朝照相人群高声喊口令:“大家注意,准备照相,一、二、三!”师傅屏住呼吸,皮球用力一捏,咔喳,照了第一张底片,为保险起见,重复一次,照了第二张底片,终于顺利完成这次重大任务。
县委领导指示,已照相的100多位县领导每人洗一张12寸留念,另放大24寸50张另有用途。修水县照相馆所有的放大机最大底片夹只能装4寸,12寸的大底片,只能用照相机来放,这是一种放大特技,很多没接触过传统照相行业的人根本没见过,师傅和他师傅,忙了3个晚上,终于把这批照片洗印和放大出来,一段时间,这张照片挂在我们广场照相馆作样照,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县委书记、县长、县政府会议室、一些县政府官员的办公室都挂有这张照片,这是一种政治待遇和荣誉,后来听说有部分县领导漏掉和没通知到来照相,有很大意见。
为一代伟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照相,我和我师傅在修水照相史上也算留下重要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