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雪虬梅----纪念我的大姑姑 
       五月的末尾接到父亲的讯息:大姑姑离开我们了,于是我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即赶到奉新县城大姑姑的家,门外早己搭起了灵堂, 
     当我扶起悲痛欲绝的表姐表弟,看着姑姑的相片时候。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在岭背的奉新县有三个姑姑,只是没有见过,经常听奶奶讲岭背故事,还有喷香的冻米糖,花生糖,油炸的酿饭坨里。家里田还有斗牛,还有留在老家的姑姑。:“唉!要是不解放就好了,你们都是小少爷啊,”因为当年爷爷奶奶躲日本到修水县来了,计划发财了衣锦还乡所以就把姑姑留在老家,想不到一别就几十年了,反作他乡为故乡了,但是我们的籍贯都顽强的写着奉新县,后来就身不由己了后来因为成分问题不能自由来往了,加上和奉新县不通车,但是姑姑她们还是偷偷摸摸走过来看望爷爷奶奶,只是我们又下放了所以一直没有碰见她们,但是经常可以吃都她们亲手做的冻米糖,花生糖, 
    大约是1970年吧!修水县这里苦的不行,爷爷说要带几个孙子回老家看看有什么好活路么?因为在传说中奉新县比修水县要好一些,我姑姑曾经看见修水县的猪光吃草而潸然泪下:做猪也这么苦?何况人乎?于是我们一群孙子们晚上不睡觉我们吵着要去,第二天醒来才发现爷爷带着两个姐姐大清早就悄悄的走了,直到过来半个月爷爷黑着脸回来了,我们也搞不清他在奉新县发生了什么?我们关心的只是冻米糖等吃的东西,和姐姐她们讲的稀奇,到处做客好吃的,还有她们是走路翻茅竹山过去的,不知道是什么动力,让2个6,7岁的小姑娘走过去的?他们看见了90多的太婆,原来奉新县这里也好不到哪里去,爷爷只挑回来一些土特产,所以他生气了以后再也没有回去了, 
     大姑姑叫袁兆梅,个子不高,一年她挑着一些火笼来到修水黄土岭老屋里高高兴兴地叫一句“嗯妈爸爸”,还被爷爷骂一顿:“我好不容易才杀一只鸡,自己冇吃你就来了?”当然这是爱的责骂,姑姑说她还在茅竹山上面哭了好久,因为她带了不少火笼来这里因为在山上休息的时候滚了不少到山坎里去了,直到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我才见到我的姑姑们,当时他们住在上富,姑夫是徐炽鹤,是一个抗美援朝的老兵,2010年我们去上富玩的时候,我凭着我的第六感竟然找到他们的老房子,当时他们多年前就去了县城居住, 
     姑姑生有一男四女五个小孩,个个都孝顺所以她晚年十分幸福,经常到修水县来祭拜爷爷奶奶,2010年我有幸在姑姑身边小住一段时间,感受到她对生活在宁州(他们不说修水县的)我们的牵挂,和不能对娘家帮助的愧疚,因为他们也下放到乡下去了,身不由己爱莫能助。好在自己儿女都己成才,现在儿孙满堂,她经常从深圳飞来飞去,去年还亲自送孙女去北京大学上学,所以我们都十分羡慕她的健康,想不到她一下子就离我们而去,奉新县还保持着游街告别的风俗,本来我应该在后面送行,只是临时接到表姐的委托请我摄影,把姑姑最后影相留下来,所以我跑前跑后尽量多拍一些,车队来到了大姑父的老家蒋坪,老家人设路祭隆重的迎接她老人家,族人纷纷来祭拜,尤其是一些小朋友,更感动我们大家,感觉到姑姑他们的为人处世做的不错,她安息在大姑父的身边----一个风景秀丽小山上, 
     次日,我们又驱车来到我们老家赤田岭下村袁家,看一看我们的祖居,还有乾隆年间的古井,还有被水库淹没了曾经属于我们的田地,我仿佛看见爷爷奶奶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岭下村就在虬岭下,过了83岁的姑姑不就是虬岭下一枝傲雪虬梅么?风风雨雨走过80多年。 
          大姑姑!安息吧! 
                                   您的外甥2013.6.5于安逸星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