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民谣之:1 白岭姑娌一枝花
谣 曰: 白岭姑娌一枝花,
渣津姑娌也不差,
修水姑娌 平平过,
三都姑娌落脚货。
首先我声明我没有地方偏见,哪里都一样,毕竟对外面还是哇修水县姑娌一枝花。里面的东西我们自己解决,这都是古代的歌谣。
至于为什么说白岭姑娌一枝花,前不久央视说跟李自成有关系,是他的妃子散落白岭,叫妈妈为“哀家”。实际上是“娭毑”,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叫法,只不过是叫奶奶。我认为主要是水的问题,白岭哪里重金属比较多,所以她们皮肤比较好,加上那里人多地少,男人做就够了,所以女人就轻松,再一个就是说话声调比较软,嗓门粗不了,发脾气听上去也是比较温柔。有外地人口口声声要找一个纯种白岭姑娌 做老婆。真的跑过去又大失所望,不知道去哪里找?
渣津然过来几十里,风水当然差一些,但还是风韵犹存吧,来一个不相上下。她们也不会着气吧?
修水姑娌原来只是哇义宁镇这里的姑娌,声音明显变粗,加上自以为是县治所在,牛脾气自然出来了,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别人不能得罪修水姑娌就来一个平平过,一笔带过,
到了三都就不怕了:她们生活在修水下游,喝的是不好的水,下游人有天生的自卑感,加上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男男女女一天到晚劳作:三季水稻,种豆子花生,栽柑子,栽桑养蚕,一天到晚磨的一只猴一样,哪里有时间梳妆打扮?女人都男性化了,一个破锣嗓子,嘎嘎嘎。谁不怕?当年我在三都收蚕蛋,因为发生一些纠纷,几个三都女客扑过来差一点把哥哥的嘎嘎给摘了,所以现在听见三都姑娌来了就好怕怕,所以她们成了落脚货,豆腐渣一点吧冤枉,完全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