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特别的爱给全部的你
——记三都中学教师曾三乔
1991年7月,20岁的曾三乔从修水师范学校毕业,就在心里默默立下了“把教育当作信仰”的誓言。从此,他乐在其中。他在教学笔记中写道:“学生是一种珍贵的‘产品’,面对他们来不得半点马虎”,“给学生以爱,就是要在他们生命里留下永不晦暗的亮色和永不消退的热度”。
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位浸在办公室、泡在教室的“教书迷”;在学生眼里,他是一位可敬的师长、父亲。他爱学生、爱事业,在教书育人这片热土上谱写着自己人生的乐章。
一 、永争第一
2003年6月底,中考成绩一公布,三都中学再创佳绩的喜讯不迳而走,同时那些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也被乡亲们挂在嘴边赞不绝口,大加褒扬。曾三乔老师是被人称赞最多的一位:他所教的班物理成绩再一次名列前茅,全校有10位学生物理考满分,其中8人出自他所教的班!
其实,教学成绩名列第一何止这一次,它差不多成了曾三乔老师的“专利”。老师们戏言,这“第一”长期被曾三乔“霸占”了。自从1997年进入三都中学,他所教的课无论哪一次考试都排名第一。从1998年开始教初三物理,年年中考他的教学成绩全校第一,而且平均分超过其他平行班或兄弟学校10多分 。有两年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他同时担任三个毕业班的物理课,全年级7个班排队,每次考试前三名都由他包了。教学成绩评估有优分人数这么一项,他所教班的学生优分人数常常远远超过别的班,有时甚至是别班的两三倍。
这样骄人的成绩是怎样得来的?曾老师说他的诀窍很简单:抓中下等生的转变。
2002年那一届学生里有个叫王向荣的,刚进入曾老师的班里时总分比较低,对中考没有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但他脑子灵,理科基础较好。曾老师看准了这棵“苗子”,觉得竖子可教。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他的转变可以带动一批聪明但灰心懒惰的小孩。于是,谈心,鼓励,开小灶,“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一段时间后,王向荣的物理成绩突飞猛进,接着其他各科成绩也上来了。中考以全校第五名的成绩被修水一中录取。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1999届的张辉,2003届的王水林、王刚等等学生的身上。善于发现学生中的“璞石”并耐心雕琢之,是曾老师最乐于做的事。就这样,依靠转变好的中下等生加上成绩稳定的尖子生,曾老师的班经常在各类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金牌教师”的品牌在取得无数次第一后终于形成了:家长把孩子送进曾老师的班上觉得打了保票,放下心来;学生坐在曾老师的教室里觉得有奔头,拼搏劲头更足。而曾老师本人则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出身农家的曾三乔很清楚,农村家长和学生的愿望是最为迫切和沉重的,因为理想的实现和命运的改变只有依靠读书一条路。除了让孩子们的成绩更加优异,他还能做什么?
二、杏坛“痴人”
同事们常用一句朴实而幽默的话来形容曾三乔对教学的痴迷:天上放下来教书的人。
他的时间全在教学上。
清晨他最早到教室,夜晚最迟离开教学楼。上课他的工作量最重,与学生谈话他最频繁。课间带两个学生来办公室,那是需要念“紧箍咒”的捣蛋鬼;中午围着他的几个,是学习上有疑惑的学生;课外活动被叫来的,那是需要开小灶的“希望之星”。
他的心思全在教学上。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是他上课的一大特色。听过他课的教师都知道,他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有独到之处。一次,他直接把一桶水拎到讲台上,同学们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又在卖什么药。原来他是要借桶中水做道具来上好“浮力”一课;他背着吉来到课堂上,那是要上音调、响度、音品的课;有时,他什么也不带就来到课堂上,原来这天的课由学生来上,他成了“学生”。另外,玩具、树枝、茶杯、报纸、气球、砖头,到了他的手里就变成了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工具。一个故事,一段名人名言,一部刚刚在电视上播放的电视剧,一幅照片,一首流行歌曲,他都能把学生引到学习物理知识上来。
对课堂与学生的思考上他充满了智慧,而在别的方面却很是“木纳”:不会打球,不会玩牌,不会唱歌,不会跳舞。假期里,校园中他散步最勤——不是要锻炼,其实是学生走了,他心里空落落的,不知干什么好。
他的志趣全在教学上。
五年前,他有转行到财政所工作的机会,但他把机会让给了别人。朋友劝他,他只淡淡说了一句:“人各有志。”一年前,妻子想和别人合伙包食堂,好有点收入贴补家用。他劝阻了:“家里没有你做坚强的后盾,我在课堂上会分心的。钱上够吃穿就行,我们还是不要去受那份累吧。”不是他酷爱清贫,而是他酷爱这份注定与清贫终生相伴的事业啊。
他真的践行了同事们的那句戏言,他的生命里只有教育事业,他专为教育而生。
三、严师柔情
曾三乔当然是一位严师。
他的威严全在一双眼睛上。课堂上,他的眼光注视着每一个学生,也透视进每一个学生的灵魂。仿佛是一束神奇的光,几十双眼睛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不敢有丝毫的分心旁骛。所以他的课效率很高。
他的威严同时表现在态度上。那种一丝不苟的态度令学生不敢疏懒,日课日毕。所以他的班级考试成绩常常执全年级之牛耳。
然而严师也不缺少柔情。
今年中考前一个多月,班上一个叫曾祥华的学生上学路上骑自行车不慎摔了一跤,手刹把刺入腹部达10公分。正在吃饭的曾老师听说后将饭碗一丢,立即跑到医院,正赶上孩子被送往手术台。曾老师上前一手按住孩子往外汩汩冒血的伤口,一边鼓励他要坚强,亲自送他上手术台。孩子的父母在千里之外的广东打工,曾老师毅然在手术单上签字。然后他又联系学校为孩子垫付3000元医药费。手术顺利极了,被扎断血管的曾祥华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在曾老师的悉心照料下恢复得非常好。不久他很健康的参加了中考。
在平常日子,全班60个学生都感受过曾老师的柔情关怀。
刘运花,父母都在外打工,按政策她可以享受的中考加分的有关手续,没有父母的陪同她无法办理,为此她急得偷偷抹泪。是曾老师带着她跑派出所,跑计生办。不知情的工作人员问:“他是你爸爸吗?”刘运花笑了,使劲的连连点头。
叶学远,家在邻县武宁。只身离家读书,生活上有许多不便,心理上有许多动摇。是曾老师在周末时请她到家里来,让自己的孩子陪她玩,生病时带她看医生,缺钱时给她买菜的钱,萌生退学念头时一而再而三的劝说。
让曾老师操心特别多的学生还有:李骏、方创、段胡杏。。。。。。
去年的教师节,曾三乔在这一天收获了一份特别的惊喜:他的学生们做了一个半块黑板般大小的贺卡,上写一行大字:曾三乔老师——我们永远敬爱的父亲。那天,这张贺卡被挂在教室前面黑板上方,成了曾三乔心上一个永不磨灭的记忆。
曾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师,我只是在履行我的职责,可在学生心目中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动作,都会在他们的心弦上弹出一个音符来。我没有理由不关心爱护他们。”说起他的学生,曾三乔话语中充满了无限深情。
从教14年,黄水龙老师多次获得县优秀教师的荣誉,今年还被评为修水县文明教师光荣称号。他说:“把生命中所有的爱平分给全部的学生,是神圣的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三尺讲台虽小,但对我来说,它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我愿为之付出毕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