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仙林之树.doc
俯首是秋,仰首是春。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当第一阵春风拂过,万物复苏,仙林之树也醒过来了。
仙林的树都是从各地迁移过来,在仙林校区看树,适宜在春季。唯有春日的仙林之树充满生机,树叶葳蕤,有绿叶拼命奔向蓝天、奔向太阳的那种意境。
畅想中,身在其境,我的思绪总也离不开这片独具韵味的仙林之树。
翠竹园,有着高风亮节的品格;雪松林,有着傲霜斗雪的意志;玉兰树,有着倔强不阿的追求。
迎宾大道两侧数十株银杏树,在春风的呼唤中醒来,年轻的树干生长出一脉脉诗似的叶片,为新校区增添了温馨而宁静的气息。
与银杏呈“T”形布局的是一字儿排开的榉树,也已枝繁叶茂,俏而争春。只是另有两伙伴还在沉睡,久久不见抽芽,望着俩树光秃秃的梢枝,我断定此树难活。一个明媚的上午,花木养护工扛着利斧砍去了俩树末端枝梢,不几日竟起死回生——顺着鸟儿掠过树顶的弦线,我惊诧地发现,枝梢间长出了片片嫩绿,向四周散发着勃勃生机,这简直是仙林校区一个可圈可点的奇迹。
思考仙林之树,使我知道,只有在春天,才能检验生命的真相,破译生命的密码。
篮球场上,警校学子正龙腾虎跃,全然忽略了场外高坡上那棵将朽的桂花树——她于去年秋天伴随我们一同豪迈入驻仙林大学城,曾将满树芳香洒向校园;今天,当我触摸到桂花树叶梢枯黄的神经,她满含悲怆,颤抖着向我诉说她的不安和不幸。她背井离乡,扎根仙林后,或许是水土不服,也许是营养不良,总之,已生命不再,枝叶随风飘落。此时,地坪音乐释放出飘忽不定的萨克斯风,弥漫着桂花树所有的回忆……不仅仅是生命的凋零……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伫立于不远处两排高大挺拔的玉兰树,雄姿英发,在月光下伴着学子夜读,在阳光中放飞春天的畅想。
在这样的境地里,放眼校区铅灰色基调的建筑群,图书馆三重门式构建与教学楼“日”字形组合握手交谈,仙林的传说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流融合,而仙林校区返璞归真的自然朴实构架了警苑学子共同的信仰与尊严,愈经风雨,时间愈发浓重其成色,那是警衬永恒的底色,森林公专不老的神魂。
仙林之树,构成了年轻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大学它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积淀,往往可以从校园之树“观一斑而知全豹”,仙林校区的树都是从外地移植而来,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移植文化”,缺乏花园路老校区那种树木葱茏,庭院深深的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讲,仙林之树和我们能否成为校园真正意义上的主人,还需要时间的积淀和我们的精心培植,形成丰厚浓重的文化底蕴。
由此我领悟到:仙林之树是广义的,无论个体的各种植物还是成行成片的树木乃至整个校区空间,既有看见和看不见的各种层次,又有摆在人们面前让人深思的事物。
仙林之树,能记住校园所发生的一切事件,——但从不表露;我能破译仙林之树不朽的秘密,——但从不迷幻。
仙林之树,总是召唤着我这颗躁动的心,给予我奋发向上的精神。有了仙林之树的参照,我脑海里就有不死的形象,心中的种子就会发芽,我的身躯本身就是一棵蓬勃生长的绿树,生命也由此变得简洁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