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路漫漫兮——我的长征之二
以下是我在第一时间撰写的报名陈述:
“我的长征”报名表
填表说明 一、 请认真阅读前面的《报名说明书》,再填写本表格。
二、 请提供真实信息,因为在随后我们的合作过程中,您将为您提供的信息负全部责任。
三、 我们鼓励个性化表达,因为它有助于我们全面而迅速地了解您。
四、 表格填好后,请与一寸照片、生活照各1张一并寄至: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115号《小崔说事》节目组,“长征报名”收,邮编:100038;电子邮件请发至mychangzheng@sina.com;(电子邮件需提供数码 照片);谢绝电话报名。 姓名 夏 桂林 性别 男
年龄 49 民族 汉 最高学历 本科 职业 警察
爱好及特长 文学丶历史丶摄影丶 登山 丶跑步
工作单位及地址(包括退休前) 南京森 林 公安高等专科 学 校
身体状况 身高(厘米) 175 体重(公斤) 7 3
健康状况 既往病史: 无
有无传染性、慢性疾病、身体残疾:无
E-mail Sanmu57@126.com
请选择你能接受的面试城市: 北京 上海 均可
请简单明晰表述以下问题
一 、请用叙述的方式简要介绍您的个人简历以及其他独特经历。
本人出生于秋收起义的发源地——老革命根据地修水县的小山村,自 幼爬山越岭上学、砍柴,练就一副好身板,1974年参加全县中学生运动会获800m男子第一名并破县记录;1976年高中毕业应征入伍,在师、团报道组从事军事新闻报道;1981年至1985年先后任团、师政治部(处)新闻干事,先后在解放军报、前线报和地方报刊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 二百余篇,并因此 4次荣立三等功;1986年转业至修水电视台任记者,后改行从事文博研究和文物考古;1989年至1990年入江西师大历史系读书,1991年调入修水县森林公安局工作,其后十年一直在县、市公安局政工科从事公安宣传工作,至2001年被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引进人才调入该校政治 部工作至今,目前任《南京森林公专报》主编。
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我庆幸在以下三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经历:
1、我 从小学阶段 就开始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对三十年代的红军历史倍感神圣丶 庄严、伟大(其中不能不提到“惨烈与悲壮” )。与我同村的 姑公就是当时苏维埃政权的成员,他的四个兄弟均死于白匪的屠刀之下,他 在 小学“忆苦思甜” 会上,声泪俱下地诉说红军的历史,讲述打土豪分田地,讲述红军主力撤退后,白匪还乡团的 惨无人道……这些儿时的记忆尤历历在目,每年的清明时节,学校组织“祭扫红军烈墓”活动,成为少年时期对红军历史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它一直根植于我的心灵深处,伴随着成长;教会我如何做人,奉献社会,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2、我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是大山的儿子,出门就是山,贫穷的山区,贫困的童年。但正是生长在大山里,炼就了我强健的体魄,这也成为我后来人生历程中一个重要的资本,800m破县记录,师机关篮球队中锋,全县林业系统“绿色杯”篮球赛“优秀运动员”、九江市森林公安局1996年元旦爬庐山“好汉坡”比赛冠军……还是在部队期间作过阑尾手术 ,此后二十年来我从未吃过药,连感冒也不曾有过,可以说硬身板为从事长途野 外旅行尤其是这次重走长征路的活动提供了 先决条件。
3、从军十年,干过光学仪器修理工、指挥仪手、师团报道组报道员,后至师新闻干事转业,曾是多家新闻媒体的特约记者;在地方工作的二十年间,新闻记者、保卫干部、考古工作者,公安民警,公安院校老师,这些阅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在文学、新闻写作和摄影创作上小有成就;主编文学专著《扬帆》、《我们》两部,先后有 200多篇散文、报告文学、摄影作品散见各报端,曾先后四次参加全国生态文学作品研讨会,策划电视专题片两部,现主办《南京森林公专报》,主持学校《绿洲网》网站。这些从事新闻和文学写作的经历为重走长征路提供了比较扎实的新闻记录(写作)的基础: 带着新闻眼光走长征路,会更有收获。
二、请实话实说你对长征史实是否感兴趣?如果感兴趣,那么你最感兴趣的关于长征的人物、地点或事件是什么?为什么感兴趣?
对徒步走完长征的向往是我多年来的梦想。此前因为工作、家庭负担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未能如愿。前年,女儿警校毕业后在南京市公安局女子特警队工作,收入颇丰;儿子现在警校特警班学习已是大二,经济上没有什么压力。这次央视发起的活动正好可以圆我的长征之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在文革时期就能背诵毛主席的这段语录。我在修水县工作时,从事过四年文博研究和文物考古, 尤其对秋收起义发生在修水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其后,对红军的历史事件尤感兴趣,利用业余间去博览历史资料,后来到江西师大历史系读书,历史系教授的讲授为全面了解红军历史提供了条件。在去年热播《长征》后,又勾起了我对长征之路的向往,尤其是那凄婉的《十送红军》主题曲响起,不禁令人潸然泪下,伴随影片一次次“经历”长征。我暗下决心,有生之年,我要亲历长征之路,去体验红军那不朽的长征之旅。
对长征人物最感兴趣的是“前三人团”、“遵义会议”之前长征路上的毛泽东的独特处境(包括他的心境);长征中周恩来的屡次遇险不惊的智慧,最感兴趣的地点是于都红军出发地,湘江血战遗址、泸定桥、雪山、草地、藏民区、阿坝、延安等;最感兴趣的事件:湘江之战、西路军的失败、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遵义会议等。
对这些人物、地点、事感兴趣的原因,综合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目前史界包括中共党史界对红军长征路上的主要人物、发生的事件、地点在不少方面还存有争议,通过到沿途有关红军长征的陈列(纪念)馆、党史办,了解长征的史实,长征路线是如何选定的,中途为何又屡屡改变路线?对西路军的失败的探究;红军到底是三过草地还是四过草地?张闻天、周恩来在长征途中的历史贡献;前“三人团”军事上的功过平说,长征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等等。
二是身临其境,去体验感受长征精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尤其需要长征精神,“纸(影)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三是通过走长征路,亲身体验长征,通过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手段真实记载长征路上的现状,包括当年重大事件发生地地域风情、环境生态、长征相关纪念馆现状等,打算长征之旅结束后整理出版。
三、你是否有徒步旅行或野外生存的经历?你是否有适合徒步旅行和野外生存的独特本领?请简单介绍。
在军旅生涯中,曾多次随部队从闽南至闽西千里野营拉练,沿途风餐 露宿或野外埋锅造饭或以压缩饼干充 饥,军事地形学实践中学会野外找“点”,有过武装泅渡的经历。从事森林公安工作,经常在林区奔波办案,蹲点守候,这些经历都有助于我胜利走完长征之旅。
几十年军旅和从 警 生涯使我具备了野外(战地)急救能力、地形识别、方向测定知识和紧急情况下求生自卫能力,夜间写作的习惯又熬就了“夜老虎”的本领,抗疲劳能力强。
四、你是否有采访、考察、调查、搜集的经历?请简单介绍。
我有过多年军旅新闻采写的从业经历,还有十年公安新闻和文字材料的撰写经历,在几十家报刊发表过200余篇报告文学、新闻通讯、大要案侦破纪实,现在从事新闻主编和校园文学网站主持工作。网址:http://lz.forestpolice.net 五、你为什么想参加“我的长征”活动?你对以下哪一项或几项选项感兴趣?并请解释具体原因?
A、亲身体验红军的长征; B、自己去发现新的长征史实; C、沿途壮美的自然风光; D、考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E、了解当地风土民情及民族民间文化; F、锻炼身体和意志;G、结交朋友; H、参与媒体报道; I、赢得大奖; J、成为万众瞩目的平民英雄; K、其他(请写出):A B C E F G H
解释:A: 亲身体验红军长征路的艰难困苦,弘扬长征精神,同时丰富人生经历,它将是人生的巨大精神财富。
B:常见报端许多长征史实存在争议,有待我们去采访、调查,还历史本来面目。
C:用相机记录祖国大好河山的自然风光,相信在长征路上有许多美好瞬间需要我去定格。
E:当地风土民情及 民族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我的长征”活动去记录 发 掘展示这种文化。
F:我要以近天命之年去搏击人生、超越自我。
G:通过“我的长征”活动去广交朋友,扩大生活圈子,寻找患难中的友谊。忘年之交最可贵。
H:发挥自己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特长,为这次活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