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道篇)
眼光目清 谓之察 闭目阅心 谓之明 身心无物 谓之境
圣人云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泽养万物之生 此乃善之上善也 而怒涛澎湃 洪难汹涌之时 水所到之处 山崩地裂 日月无光 此乃恶之极恶也 是故无善恶之分 无好坏之别 万物同宗 而不同境也
(修道篇)夫大道者 无欲清身 坦然处世 不争凡俗 是谓: 忘情 远利 淡名 消怨 化恨 寡欲 静心 修身证道
入道者 需忘情 而后则远利
(论道篇)
大道无道 万道之本 邪道叛 魔道猖 妖道鄙 仙道修 民道生 人道正 天道长 地道王
道者 万物之根本 同古生 肩古寿 与古殆 生有阴阳 阴阳相极 相冲 相叛 阴阳生有万物 万物分阴阳 阴 浑浊隐于僻 阳
欲 万恶之源 仇恨生存 求名争利 欲动而心疾 控 则无为 任 则有弊 故善控者 清心寡欲
正 刚强不阿 夫无欲求 不任欲控 人善政仁 义重且忠孝 洁自身而求大道 任之不损
风浪烈 天云变 日月无光 雷电怒狂 险之 夫当如何 以微粒之身处水火之中 静不思焉 处险不惊 巨难去 终能平
圣人修其内 冷对名利 善待众生 不争 消欲 能脱俗尘 万物笑而我尤 万物尤而我笑 是知也
天地间有精华 圣人能取之 绵绵兮 以身正道 天地相溶 返元归根 竟几于道!
我辈道中人之首敌 乃自身之欲也
钱财善善 可以无忧 善善而不止 是为贪不足 衣能暖则不求华丽 食能饱则不求珍味 夫能施而不穷则莫不舍 审量而无尤
大喜不鸣 大悲不露 至诚至真 不娇不纵 高低不求 轻重不异 长短不弃 真假不究 远近不拒 上下不昧
大道乃无 无生有 有生万物 万物之始皆无而后有 我辈皆虚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