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4月2日清晨,我们摄影协会的部分会员,分乘两辆面包车前往何市。一路上,摄友们在车内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各自的摄影心得。望着窗外掠过的美景,我的思绪分明飞到了那美丽的田野,久抑的心情得到最大的释放。
这次采风活动,正好赶上何市的“张子玢祠堂”落成典礼。我们一行十六人,上午八点多就到了何市,而典礼定在上午十时开始。下车后,摄友们抓住空余时间,纷纷进入角色,寻找各自的创作目标。我和几个摄友,进入了阡陌之间。春临大地,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油菜地里,一群乡村小孩在欢呼雀跃,尽情地嬉戏,可把我们忙坏了,瞅准瞬间定格孩童们的欢乐;在一处飘着炊烟的农舍旁,我看到了一树怒放的紫荆花,而不远处有一头耕牛正在田间小憩;已长出嫩叶的柳枝头,喜雀在一个劲地歌唱着,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按下快门,拍下了这瞬间的美丽。
新落成的“张子玢祠堂”的院门前,很是热闹,有民间的吹鼓手、还有现代的通俗歌曲演唱队,随着典礼时间的临近,祠堂门前的场里,前来庆典的,还有那些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坐在墙角的一少妇,怀里的婴儿一个劲地在她胸前乱钻,少妇便旁若无人地撩开衣襟,将奶头塞进了婴儿的嘴里。婴儿便安祥起来,脸腮一鼓一鼓的吮吸着少妇的奶汁,一只小手努力地撑起母亲的衣襟,而另一只小手握成了粉拳,食指和拇指悠然地揉捏着,少妇则轻轻地抚摸着婴儿的头……我举起相机拍摄了这一组温馨的画面。这时,少妇发现我在偷拍后,她赶紧把孩子抱正,坐在自己的膝头上,我原以为她是害羞,正准备解释自己并无恶意时,她却笑着说:“帮我宝宝照张相吧!”她甚至没有来得及扯下衣襟,遮住那只刚喂过的奶头。我拍下这张饱含母爱的照片,我离开了这对母子,去捕捉另外的灵感。
我顺着墙角,向另一个屋场走去。忽然,在泥泞的小巷里,对面有一个盲人用竹竿摸索着,艰难地缓缓而来。来的是一个矮小的老太婆,灰白的头发,乱糟糟垂在额前;清瘦的脸上尽是些荷包折,颧骨高高耸起,没牙的嘴赫然地瘪着;但那双失明的眼睛,却努力地睁得大大的,探路的竹竿在“噼噼啪啪”地敲打着石阶。我拍下了老婆婆探索而行的照片,赶紧过去,把她搀到了一长板凳上。老婆婆连连道谢,并和我攀谈起来。老婆婆身上的蓝卡叽布的褂子,泛着油光。我问道:“老人家,您高寿?家中有多少人吃茶饭?”老婆婆自豪地说:“我今年七十六岁啦,家里有八个人吃茶饭啦!你呢?”我忙答道:“我家四个人。”老婆婆更加乐了:“呵呵,我家的人比你家多了一半!”我注意到老婆婆说话的神态,那是一种满足,一种自豪,更是一种对比后的幸福。
祠堂典礼开始了,来了龙灯、狮子灯、腰鼓队等,鼓乐齐奏,鞭炮齐鸣。我间或地注意着坐在远处的瞎眼婆婆,她一直兴奋地,幸福无比地聆听着所有的欢乐,一双眼始终大大地睁着,泛着一种希翼的光芒,还有那少妇,她正怀抱她的儿子,笑容可掬地看着那精彩纷呈的演出……
一群群,一拨拨的人流,随着舞动的龙灯,敲打的腰鼓,还有那齐鸣的鞭炮,把欢庆的场面推向高潮,我们的镜头,摄下了这一个个生动的场面,一组组难忘的画面。我想,这就是生活吧,朴素无华,却让人流连忘返!
(该文经修改后发表于2006年4月16日《修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