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郁郁乎文哉
寒窗子夜读<论语>
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几万万年的锻造,使得我们这个星球出现了伟大的人类,其语言,其思维,其智慧,其感情使其成为万物灵长的归依!而我泱泱大国,煌煌五千年的文明史,出现的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文人墨客可谓车载斗量、恒河沙数\,满天星斗!历史一步步前进,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亡,功归谁家?浪淘何物?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虽然一批批先贤圣哲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的习惯总是在他们的死去之后才知道他的价值,正如一个清官如何清廉在他生前我们是不知道的,非得他因公或带病牺牲之时我们才会发现他有多么清廉一样!然后我们开始对他论功行赏,追“侯”封“爵”!
关云长,一把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而其忠其义更是彪炳千秋,武圣当之无愧!王羲之一杆鼠须笔写出的《兰亭序》其文其书傲然千古,后世书家莫不仰视,王氏荣登书圣宝座!茶道虽小,却蕴涵了我国哲学与文明心态的博大与精深,陆羽一部《茶经》摘去茶圣的桂冠!酒乃古圣先贤、文人墨客的宠儿,不知为他们送去了多少灵感,杜康成了酒圣,当然还有诗圣兵圣医圣药圣药画圣曲圣棋圣……
反正都是他们领域里的颖异高手!然而还有一个号称文圣甚至是至圣的又是谁呢?
非孔丘莫属!
二
我想,所谓“家”者,其思想必定有点广度还要有点深度,而“圣”者“贤”者,更应该比“家”高出一筹!想不通的是,夫子一部小小《论语》何以烛照千古?是董仲舒的炒作不会吧?当代作家教授及自封大师者下笔便是洋洋洒洒数千言,哪个不在夫子之上呢?更何况炒作不知强多少倍,什么研讨会啊什么发布会啊什么签名售书啊等等,不一而足!再说董氏炒作也太不及时了吧!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虽然是夫子的弟子的弟子说的话,我们略改做五百年必有圣贤者兴用在夫子身上还是可以的,周朝已经是朽木难支,天地十年干戈,四海苍生痛哭,礼崩乐坏,诸侯称霸,试问忠何在礼何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早已成一句空话!谁也不能再整山河重震雄风,因为历史已经发展到这一刻了,谁逆历史潮流而上终将身败名裂!可有谁做过努力吗?有,那就是“十五志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不逾矩”的孔夫子!
夜深人静,拧开台灯,浴手取书,焚香品茗,静思片刻,翻开伴随自己多多年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整个封建王朝的《论语》!于是,在灯火深处,有见到了你!我心目中的孔子!
在那个烟雨迷蒙的岁月,一辆不知行载了多少路程的马车或者是牛车,当然不能同现在的教授出去给人家做个讲座不是奥迪与现代最少也得是大众吧,住的是带几个星的宾馆,而夫子车上伴随自己的是三两学生,木质的车轮压出了深深的辙痕!风吹来,银髯飘胸,宽大的袖袍迎风而舞!日复日,年复年,只抱着两个目标:一为出仕,一为“仁”“礼”!
三
可造化捉弄你,历史也同你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博古通今满腹经纶的夫子却没有实现行仁复礼的宏愿,泱泱大国,堂堂华夏,居然放不下一个属于夫子的政治舞台!值得后人庆幸的是,有一个属于你的学术讲台!于是,你便可以在这个讲台上挥洒自如,讲为学之道,阐为政之理,评点今古,纵横四海……于是,中国又多了一个教育家!
其实,我更喜欢夫子作为一个教育家与思想家的形象,周朝已经这样了,就随它去吧!何必呢?
好了,夫子现在可以安心得教育自己的学生,当然不是在课桌前指手画脚,照着竹简在那念!你只靠三样东西,令后世学者钦佩不已!而当代教授当然只能望你项背了!
一是广博深厚的文化知识!当代的所谓博导广与博就颇难做到,更不要说深与厚了!二是引人注目的讲课技巧,你当然不是握着一个鼠标有气无力得在那照本宣科!第三就更重要了,靠的是你的伟大的人格魅力!
夫子作为教育家的伟大之处不在教,而在育!教育教育,教和育不可分离,而育更比教重要!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老先生把“传道”放在“授业解惑”之前可是正确之极,万不可颠倒的!所传何道?当然是为人处世之道,为官为政之道,还有为学之道为师之道……,而现在好象没了传道,甚至“授业解惑”也颇为让人怀疑的,正如那些自称作家的人们成天喊“立德立公立言”可干的却只剩下“立言”以求取功名利禄这一勾当!
夫子所传之道可谓伟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等等,相比那些坐奥迪或现代的博导们未必说的出诸如此类的话!或许又应了夫子弟子的弟子的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与安乐!我们再改一改恐怕也是切当的:大学问来源于忧患,死于安乐!
可奇怪的是,一个如此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要不在马车上要不在杏坛讲学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写到这里,想起了郁达夫在《怀鲁迅》中的一句话: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为的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帮!
可命运之神又同夫子开了一个大玩笑,就在死去的第二年鲁哀公便开始纪念起你来,不多久,那个往儒生帽子撒尿的流氓天子刘邦也居然祭拜你,而董仲舒的出现更令诸子百家不能与你相比,一跃而成为了中国的圣人!封!大封特封!魏孝文帝封其为“圣尼父”值至清世祖封其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时间跨越上千年,封到了至圣,没什么可封的了,再封就是神了就是仙了!当然不同于那个释迦牟尼,自己本有老师,他那些不要脸的弟子偏在佛经上说什么释迦牟尼出生时便自言自语“上天入地,唯我独尊“!
夫子成了中国的圣人,不知在九泉之下是笑还是哭,是幸还是不幸?“哭”有失于“礼”,八成是不会的,但笑恐怕也笑不起来吧!
值得庆幸的是夫子后继有人啊,可不幸的是他的这些徒子徒孙们不是没好果子吃就是贫贱之士,孟子也是不得意之士,董仲舒遭杀戮,刘勰是和尚,陶渊明只能采菊东篱,才华盖世的太白子美也只能放浪形骸、流落江湖……
司马氏有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生也晚,恨不能为夫子端茶送水,聆听夫子教诲一二,如今虽在三步一硕士五步一教授的高等学府,也难睹夫子风范之师!偌夫子地下有知,千余年后的弟子——我,终会与先生相会,那时再与先生叙谈一二,岂 不是人生一大幸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