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一九九六年我从南昌气象学校毕业,七月份来到了修水气象局报名上班。由于此前没有来过气象局,便打了个摩的,爬上一条山路后七弯八拐的就到了气象局。摩的师傅一直把我送到一棵柏树旁,柏树的西面是气象局办公楼,南面便是宿舍楼了。
那年我十八岁,很浮躁的一个年龄。当时第一眼看过气象局后感觉是一切都很老旧,崎岖的上山路,凹凸不平的场地,灰旧的办公室,矮小的宿舍楼,还有一些热情而又不修边幅的同事。忐忐忑忑的开始了我的气象生涯。可要是追寻根底,我是在柏树下开始气象生涯的。这让我对这棵柏树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我对新环境的适应总是很慢,但上班却不是很忙。刚毕业时与同学免不了有许多书信往来,我常常坐在这棵柏树下拆阅书信,看他们讲着工作新鲜,对学校与同学的怀旧,或是其他一些琐碎语言,并在柏书下起草回信,落款时我总是写上某某日于柏树下。我当时觉得这样的落款很有诗意,但是我的同学们却从未有人告诉我他感觉到了这种诗意。后来总算有同学问我:你们气象局那棵柏树很是特别吗?
特别吗?为此我特意询问了单位上的老职工,希望能听到一个关于柏树的美丽传说。可他们不屑的告诉我,它能有什么特别,建完这办公楼便栽了它,慢慢的只是长大了一点。这棵柏树的确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至少和它的同类相比找不出什么惊人之处。同样是开裂的树皮,斑驳的躯干。好在有一身浓密而苍翠的针形树叶算是一个景观,一大抹绿色点缀着气象局,也算是不违栽种者初衷了。而除去绿化环境的因素外它下面的确是个乘凉的好去处,不管上午下午它的树叶总能在它下面遮出一大块树荫,并且它距宿舍楼又近,下面还有一个用水泥整平好了的台子,让人们觉得坐在这里夏天的感觉很是凉爽。常有其他的同事来这里歇凉聊天。一次两次后,我有事没事在这里坐坐成了习惯。甚至冬天也在这里晒晒太阳看看书。一来二去,日子过的飞快。
常说世事无常,而柏树却也有着它的厄运。九九年的一天。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气象局决定对办公楼进行改造,原本是两层的楼房经认证后在楼顶加盖一层。施工时因为柏树庞大的树枝影响着施工者的安全,于是有人用刀砍掉了办公楼这一旁的大部分枝桠。看着柏树被砍成光溜溜的一面我很是担忧,这树怕是活不成了。树底下堆满了刚砍下的枝桠,磕磕碰碰的我只好绕着它走,更别说去树下坐坐什么的。
春去秋来,十年过去后同学们联系都用电脑进行,往来的书信几乎绝迹了,再没有人让我可以签署“于柏树下”这样的落款。经历了很多事情后人改变了很多,也没想过到树下去坐坐了。有一天想起柏树曾经被砍过的,细细的去看了看它。发现它非但没有被上次几刀砍死,反而越发粗壮了。野外的生命真是顽强,没来由的我为柏树的存活下来感到欣慰。只是气象局里家家户户都有空调了,再没有人会跑到这样一棵树下去乘凉。柏树下随地而坐随口而谈的情景再也不会重现了。
忽一日,气象局决定把破旧的老宿舍拆掉,一时间乒乒乓乓尘土飞扬的拆得好不热闹。虽经日晒尘封可柏树依然苍翠如故。经过柏树下的工友们人都要对柏树赞叹一声:好大一棵树啊。我听到心里也很高兴,尽管我们对柏树喜爱的内容和目的有些区别。再一日,办公楼也完成了它的使命,要被拆掉了。原址上将会建造一座规模更大的新办公楼。可这样一来柏树再不是气象局的景观了,它成了障碍物。厄运又一次降临这颗柏树。好在局领导是风雅爱才之人,特意请来专业人士指挥,叫来挖机吊机组织数人对这棵与新站同龄的老柏树进行移栽,并依然让它矗立在办公楼的南面。老柏树适应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了人工搬迁,依旧用一身苍翠陪衬着气象局。
一年后办公楼落成,高大简洁,宽敞明亮,楼前也栽种了一排小柏树。而进新办公楼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老柏树有些不对劲了,先是顶部树叶慢慢的变黄变红干枯了,后来渐渐的竟然是由点而面。看来这是一次遗憾的移栽。果然,前后不到两个月后它的树叶掉光了,孤零零的延伸着黑色的树枝,我知道这次它真的是死了。零八年五月份我休完公休假回来发现老柏树的光秃秃躯干也被人砍走了,只剩下一个硕大的树桩和树桩上那密密麻麻一圈一圈的年轮。
老柏树消失了,只有在回想老柏树的时候才能依稀记得十八岁 那年我初见气象局的老旧画面。经过多年不停的建设气象局环境早已是道路宽广,新楼成群,草绿花红,优雅美观。老柏树在气象局经历了二十八个春秋,恰逢一个风云激荡蓬勃发展的伟大年代,它的周围事物经过这个时代的洗礼早已是日新月异面貌全新,而它用二十八年的沉默生长目睹了气象职工的成长成熟,见证了气象局的发展兴盛。我把它记下来,写在文章中。那些新栽种的小柏树们现在正绿意盈盈生机勃勃,但我不知道这些小柏树是不是也能长成老柏树的模样,是不是也能成为人们聚集休闲的一个场所,是不是以后也有人会和我一样怀念着气象局的一棵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