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日历,2010年2月13是除夕,算了算,还剩下100来天就要过年了,“过年”让我想起许多事,特别是小时候。
老家在乡下,在我的记忆里,记录里的那时候,那乡下真的是乡下,离稍微热闹点的集市也尚有十来里的路程,当时总以为那是穷山恶水的地方,现在看来却是山美水美、姑娌美(姑娌:方言指姑娘)。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里和全国各地的乡下一样,整个村庄寂静平和,除去那些狗儿和小伙伴们成天疯儿癫儿傻儿的追逐嬉戏外,几乎浏览不到任何愉快舒畅的表情,空气中弥漫的是周而复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刻板与单调。
那日子就象那田埂边新落的牛粪一样与昨天一个味也绝对与明天同样一个味……
那时候的我们,在幼小的心灵哩不知道什么是“崩溃”,总是盼望着过年!过年,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大凡是龙的传人都爱过年,寄希望于这冬去春来的季节,全家老少全族上下一派祥和,忘却恩怨,皆大欢喜,为祖国为人民粉饰太平祈祷安康!做老百姓该做的本分,尽老百姓该尽的宿命,他们盼望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过年,鞭炮炸响那冻僵的村落,催激人们的干劲,卯足劲吃吃喝喝!还办干什么?!就这么过年吧!把力气休养够了攒足了,明年还要接着斗!在乡下,春节的寿命可以从小年二十四延续到正月十五。
在走亲访友中,在吃吃喝喝中,小孩在鞭炮声中,就不曾想这年节居然间就这么快地到了尽头!当然,年少的我们还能发现兜里留着一些压岁钱,还有仅存余味残留竹蔑之上的食品;当然,那槽头上的鸡也不叫了,四处溜的狗也不跳了,圈子里的猪也不嚎了,因为它们很多已在辞旧迎新的时刻羽化升天。
而其他的依然继续,劳力们已不再懒床,不是下田就是外出,毕竟生活还是需要继续。这年,就等下一次的再过!而老人们终将继续守侯,守侯老屋,守侯村庄;送别年神,送别寒冬。在守侯与送别中,华发苍颜!
在春日里,总有破晓的时候,就像人们所说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期待春天一样,如今的乡下不再是从前的乡下。记得在书了看过一句话,说城里人嘲笑乡下人:“乡下人上街,不是买饼就是发呆”。现在不是,可以三天两头的往成里钻,不再守旧,不再封闭,不再没文化,如今的乡下,是大学生比农户家的肥猪还多!
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不再见到牛羊,不再见到成群的狗儿,不再见到叽喳的鸟儿,不再听到山歌的回荡。蓑衣和斗笠已成过往,河畔变的那条小船已沉寂了很多了念头,涨水时不再有人在河边捞鱼。
过年,不见年柴火,不见唱戏的,只听见各家发出燥人的口水歌。
许多,如今不见,就感觉勤劳的人也少了,成天麻将声,不见纯朴。
久违的乡情终究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