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预览:
……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55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55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每当我品位这句话时,我总是心有感慨,使我触摸到人生的高度,并时时催我发奋,教我自新。
忘不了十三年前我的班主任——严师叶传主老师。
那年高考落榜后,为了寻找较好读书条件,我慕名来到九江黄埔高考补习班。一个人第一次出远门,而且来到九江这个陌生城市,几经周折,按招生广告路线找到了这个既没有招牌,也没有标记且租地办校的补习班(当时的九江市第十一中学校内)。
我第一次见到叶老师,他满头的白发,银光闪闪的镜片映射出智慧的目光,额上已爬满密密的、深深的皱纹,高大结实的身躯,穿着浅灰色的裤子及洁白的衬衫,给人整洁、朴素感觉。笑容很自然地挂在脸上,抑扬顿挫的声音,令人感到亲切和慈爱。
他赶紧接过我背上沉甸甸的行李,嘴里不停地问长问短,并领我进入他的工作室,他的工作室内,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条长凳,除了墙上挂着一幅“老当益壮”的字画算是装饰,以及桌子堆放着层层叠叠的各种书本外,似乎再找不到其他什么
首先,他认真细致向我介绍办校的各方面情况,并关切问我高考的情况,我紧紧盯着他,突然,我问了一句:“你已经退休,怎么还来办校?”他笑了笑说:“我现在不教书,以前也不教书,我只是负责办校及管理你们的班。”
我似乎有点听不懂他的话,但我也没有再问了。中午,我和其他三个刚到校的同学和叶老师一起在食堂进餐。下午,他安排了我的住所。
开课了,叶老师并没有担任我们的课程,但每天早晨、中午、晚上都要从自己租住的房间来学校检查班里的情况,而且从未间断过。
冬天将至,天气也越来越冷。一天清晨,我正在跑步,看到一个人影拄着拐杖在街上挪动,风衣被北风掀起,偶尔还传来咳嗽声,当我跑步经过时,仔细一看,真的是叶老师!他的脸已被围巾全部包裹,只剩下一副眼镜在外面,我赶紧走过去,“叶老师,这么早你去教室?”叶老师喘了一口粗气回答:“早晨需要检查同学们到校情况”。透过灰茫茫的晨雾,我看到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正在凝视我。然后,他转过身,继续向前走。他的背影越走越远,咳嗽声越来越小。我呆呆地站在那里许久许久。
转眼间,期中考试又到了,也许我还不适应新的环境,考试成绩并不太理想。在宣布全班成绩时,我低着头,心里很乱,叶老师也许读懂我此时的心,念我的成绩时,语调已放低放慢,当我抬起头看叶老师时,玻璃镜片下一双严厉而富有爱意的眼睛正在盯着我,是鼓励,还是鞭策!那几天,我的心似乎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打击,成绩不理想,心里很难过,又想到家里严父慈母对我的期望。
心里一片茫然,似乎失去重心,找不到平衡点。
第三天,叶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倒了一杯热腾腾的开水递给我,关切问我想家不,生活是否习惯,钱够不够花。我觉得奇怪,怎么问这些问题。看到我还没有穿上冬天外套,又补充一句“冬天九江比你们家更冷,明天是星期天,上街走走,轻松轻松,买件外套。”说完,他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几张钱给我,那是整整一百元钱。
我不知所措,今天叶老师为什么没有像以前的老师那样问我考试失败原因,甚至责怪我。我的手机械地抓紧这几张还带着叶老师体温的钱,心神不安的走出了他的办公室。
从此,我更加刻苦学习,那年,我还是因几分之差与大学擦肩而过,我再次开始彷徨,甚至有点绝望。
当时,我很想写信告诉叶老师,但又不想让他太失望,良心和责任使我又不得不告诉他实情。
一个月后,终于下定决心,鼓起勇气,写了一封信给叶老师。这封信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泪与血凝结成的。我的心在滴血,我的眼泪一直在掉,甚至几次写到叶老师时,我的感情无法控制,终于一气呵成,整整七页!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信发往九江。
信发出后,我既渴望他的回信,又怕见到的他的回信。
半个月过去,在没有收到的回信我就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到深圳寻找属于自己的空间。
我进厂大约一个星期,一天,家里的来信中夹上了叶老师写的一封亲笔信,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折叠相当整齐的信笺
阿坤爱生:
如晤,别后至念,想你参加高考也很辛苦,成败是考试的常事,人生应以立志求学为本,以获得知识为荣,将来才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
一种激情涌上心头,我几乎是流着泪读完他那略带繁体字的信。句句真言,用心雕刻,直入肺腑。
他还是希望我再回到他班上继续学习,并给我极大的鼓舞,甚至给予我许多优惠条件。信的最后,还提到今年办校的情况。
今年办校,因种种原因未能招满名额……
在班学生绝大多数能自觉努力学习,办校经济上非常困难,我也不拿分文报酬,只忠心为同学工作,以了愿望……
从九师到师专,路途较远,我每日来回四趟,体力消耗颇大,有时常感疲劳,为了贯彻学年计划,不得不尽力坚持到底。因此,我必须更加刻苦……
落款:原广州黄埔军校第×期,叶传主少尉。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叶老师是军人出身,他办校是自行筹资,只是为了回报社会,尽管已是七十高龄,仍不舍追求……
我的心彻底释放!
一晃十几年已过,由于生活、家庭、事业变迁,此后,我也没有再同叶老师联系过,也再没有打听他的情况。但我坚信,他一定健在,而且还在追求自己的事业!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班里一批批的人才进入高校,服务社会。
深深地祝福您,叶老师,以及像您一样在社会各行各业为祖国的明天尽职尽责而无私奉献的人。
(你永远的爱生阿坤2003年8月于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