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龙乡中小,人们看到一位二十八、九岁的青年女教师拖着一个婴儿车走进教室,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全身心的扑在乡村教育事业上,她用真情换来学生、家长和同事的赞美,她用热情谱写着教育人生。她就是黄龙乡中小优秀青年教师——卢璟。
卢璟,女,现年29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
2006年大学毕业后,她怀着报效祖国、报效家乡的热情,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几年来,她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热爱农村教育,任劳任怨,乐于奉献,始终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让每一位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并有所收获”作为对事业追求的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熟,茁壮成长。
勤于学习,乐于教研,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参加工作8年来,她严格要求自己,关注国家大事,认真学习党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由于工作积极表现突出,2009年7月上级党组织批准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自那以后她始终按照优秀党员的标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党员义务,在教师队伍中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加强业务学习和自身修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贯彻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作自己的教育理想。她撰写的论文《“慎用”语文多媒体教学》在《学习报》教研版2007年8月222期第三版上发表;《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被评为修水县优秀论文壹等奖;指导培养学生方面,获第十三届、十四届“华罗庚杯”优秀教练员;全国小学希望杯数学邀请赛中,被评为小学数学竞赛指导优秀辅导奖;第九届青少年“春蕾杯”中获征文园丁奖;2008年修水县小学品德课说课比赛贰等奖;2008年黄龙乡德育课程说课竞赛壹等奖;2008年黄龙乡小学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壹等奖;.作品《开放应用题》获2008年修水县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教学设计《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获2009年修水县贰等奖;2009年九江市第二届小学教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贰等奖;获2012年修水县中小学教师现场课件制作比赛贰等奖;修水县2013年小学语文“25+15”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贰等奖。
爱岗敬业,面向全体,做学生的知心朋友。2008—2012年,一直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兼数学科任,所教学科学生成绩在乡遥遥领先。刚参加工作时,学校就安排她担任毕业班的数学科,她感到压力非大。中小的班额较大,成绩在全乡很难排到前面,须得她埋头苦干。她用女性特有的慈爱顾关怀着每一位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辅导。有一个叫冷星星的同学,数学只能考30多分,她便利用闲暇时间找他聊天,和他交朋友,先让他能认真听讲,课堂上多加关注,再让他喜欢学数学,这让他进步很快,期末考试竟然考到了90多分的成绩。有耕耘就有收获,她班的成绩在期末全乡上升到第三,虽没有达到她的理想点,但给她树立了信心。有了这一年的经验,在2007至2008年度,她带的毕业班六科成绩有五科在全乡第一。她没有自满,后来,即便是有孕在身,她也没有向学校提出减轻工作量的要求,带着身体的各种不适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且所带学科成绩排名全乡第二。2013年产假复课后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一边带着孩子,一边学习新课程的教学。在课改的进程中,她大胆带头尝试,把42人分成7组,每组有各学科组长,有纪律组长,让学生管学生,相互管,相互学,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在短短一年之内,班里的学生成绩由全乡最末名,上升到前三名。她对待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从严要求,精心备课。每学期坚持上一节公开课,虚心听取学校老师、学生的意见,同时也得到学校、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努力做到了像朋友一样,关爱、重视、欣赏每一个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包容学生的缺点,分享学生的喜悦,分担学生的忧伤。她所营造的班集体是一个团结进取的集体,深受其他任课老师好评。有个叫丁灵宝的同学,个子比她还要高,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上课时时不时的吹口哨、扮鬼脸,引得哄堂大笑,课简直没法上。课堂上没少批评,课后也没少教育,就是没有任何成效。这可急坏了她,不断的失败使她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化她的方法。“他这么做无非是想引起我的关注,”她想,“用什么办法好呢?”课堂上,他又开始了他的老把戏,同学个个笑开了花。这一次,卢老师没有开口,只是静静的看着一张张起哄的笑脸。慢慢的,教室里安静下来了,她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开始上课。一次丁灵宝同学在操场上摔了一跤,裤子摔破了,膝盖上流着血,卢老师赶紧被他上卫生所上药,并给他买了新裤子换上。打那以后丁灵宝同学变了,上课不闹了,作业也能按时交了。她抓住机会表扬他,给予鼓励,他也能和其他同学一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现在,天资聪颖的小丁在成绩上有了大步的提高,并且还乐心帮助其他同学了。另外,她还非常注意平时与家长的联系,在家校联系工作中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作为班主任,她经常与其他班主任交流、讨论关于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管理等问题,从中学到了不少先进的思想、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2011年度和2013年度教学工作中,由于成绩显著被评为修水县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被评为2008年度修水县优秀教师;2007——2013年度多次被评为县、乡“优秀教师”。2014年又被推荐为“修水县十佳农村青年教师”候选人。
克服家庭困难,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2012年10月7日,宝宝出生了,孩子的出世,给她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为婆婆早早去世,妈妈有病在身,宝宝无人看管。丈夫工作单位虽说不远,也毕竟要上班,带孩子就成了她一人的负担,拖着仅四个多月的宝宝上班,她不时和丈夫合计,这时间怎么安排,一边是24小时不能离人的婴儿,一边是8小时的上班时间。虽说学校对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对待,也有老师加请产假,她想:自己是一位母亲,更不能忘了自己还是一位人民教师。带着许多忐忑走上了自己的岗位。现实总比想象要复杂得多,很多时间不得不带着孩子走进教室。孩子醒着的时候就抱着给学生讲课,睡着了就放在备在教室的婴儿车里。每当看到泪眼汪汪的宝宝,心里不是滋味。为了不使工作造成影响,她把备课和作业都带回了家,抱着宝宝吃奶一边批改作业,宝宝睡着了就赶紧备课。初春的夜晚还带着几分的寒意,在一次次哄宝宝睡着后,一次次从被窝里爬起来工作,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考验。
时间在这么艰难而充实的度过,每晚都是疲惫的身体扛着昏沉沉的脑袋入睡,在闹钟的叫唤声中开始新一天的忙碌。在宝宝6个月的一天,宝宝发高烧了,身为妈妈的她却没有注意到。放学后,宝宝伸手向她扑来,她抱起孩子,那滚烫的双手让人感觉发烫,再看看宝宝通红通红的脸蛋,心里咯噔一下。高烧,39.8度。药物降温到38度左右,医生说要物理降温。一整晚,她一次又一次的换毛巾、擦澡……望着因发烧却没有哭半声的宝宝,作为妈妈的她,此时是多么的不称职。看着窗外由黑暗变麻亮,再由麻亮变微亮,她第一次觉得一夜是多么的漫长。宝宝和往常一样的醒来,冲着她微笑,并不知道这一晚对他、对他妈妈来说多么不一样。她泪水湿了眼眶,心里有难过、有兴奋、有感慨。她抱着生病的小宝贝又走进了教室。生活给了她和宝宝不一样的历练,也造就了一个早早懂事的宝宝和一个在困难面前勇于面对的人民教师。
今年开学初,因为她工作忙,宝宝尿湿了都没来得给他换,在大雪纷飞日子里湿漉漉的裤子,宝宝感冒了。一边是返回学校的学生,一边是生病的宝贝,都得照顾,累得她也进入了病房。一手挂着点滴,一手抱着高烧的儿子,“请假吧”一个声音催促,“请假吧”又一个声音劝告。就在此刻,一个个纯真可爱的笑脸出现在病床,他们一声声叫着:“老师,您好点吗?”她是多么不舍得他们啊!宝宝好像看懂了她的心思,伸手摸着她的脸,笨拙地拭去她的泪水。宝宝给了她太多太多的感动和鼓励。她毅然带着孩子进了教室。
她时常告诫自己:坚持在教书和育人之间忙碌着、奉献着。把自己的人生献给自己的事业,也为儿子做个榜样!
(黄龙乡中小通讯员万国才供稿)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