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几日前到报社送稿,办公室小张叫我把今年一季度的稿费领去。我翻阅清单时,顺便把侄儿芳骏的9元钱稿费也代领了。回到家叫过侄儿,把20元钱递给他道:“9元钱是你上次那篇作文的稿费,余下的算姑姑奖你的!”“我去买本童话书!”侄儿接过钱雀跃而去……
看到侄儿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想起自己第一次领稿费的情景,那是25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刚上初中,入学不久,修水一中开秋季校运会,平时比较喜欢写作的我,在运动会开幕的当天写了一篇报道,送到了县广播站。记得我那篇稿子是送到一位叔叔手中,他看了看我,笑着问:“是你自己写的?”我使劲点点头,问:“什么时候播呀?”叔叔更乐了,他说:“播不播要看你的稿子写得好不好呀!你回去听广播吧,不能播也别泄气哟!”
从稿子送去的那天起,每到吃中饭和晚饭时,我总要端着饭碗站在“广播树”下聆听每一条新闻。爸爸妈妈见我那个“劲”儿直摇头。到第三天中午,我终于听到了属于我的“天籁之音”——女播音员清晰甜润地播着我写的报道呢!我高兴得无所适从,放下饭碗跑呀跳呀,那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十多天后,一张领稿费的通知单寄到了我所在的班级,面额肆角钱。同学们见了,个个传阅着,分享着我的快乐。“要请客哟!”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是要请客!”刹时教室里热闹极了。那天下午正好是两节自修课,下了第一堂后,我和好友芳,悄悄地从一中正在修建的后墙溜出去,直奔县广播站去领稿费。财务室的胖阿姨看看稿费通知单,再看看我们说:“叫王文戈本人来领!”我忙分辨自己就是。为了证明身份,我急中生智地掏出上堂课刚发的英语试卷递给胖阿姨,胖阿姨接过试卷乐了:“想不到一个女孩家竟取了个男孩的名!”
我和芳拿着肆角钱高兴地出了门,一路上我们盘算着买什么东西给同学们吃。我们来到一家小店内,东瞧瞧,西望望,发现只有买冬豆糖(一种豌豆大小的糖珠子)才又实惠又够分。当时的冬豆糖一分钱可买十二粒。店里的老大爷正戴着老花眼镜,拿着毛笔在笨拙地写着商品标签。我很神气地说:“买肆角钱冬豆糖!”“买肆角钱呀?!”老大爷不由得摘下眼镜,惊讶地看着我们。在得到证实后,老大爷放下手里的活计,手也没洗,宽大肥厚的手掌上分明还墨迹斑斑。大爷东翻翻西翻翻没有找到计量冬豆糖的小木板(一种板上钻了几排密密麻麻的小洞窝,每个小洞窝的大小正好容纳一粒冬豆糖,故用来量糖。)他便从样瓶里抓出一把五颜六色的冬豆糖,一粒粒认真地数了起来。老大娘见有“大生意”来了,麻利地找出了量糖板来帮忙,老夫妻终于算完了480粒冬豆糖。大爷听说我是用稿费请客,慷慨送了我20粒糖。我和芳每人捧着一纸包冬豆糖,高兴地朝教室走去。走进教室,老师不在,同学们看着我们俩都兴奋地叽叽喳喳起来。我和芳每人一小撮地挨个给全班同学发冬豆糖,整个教室成了欢乐的海洋。就在我们快发完糖时,喧闹的教室忽然鸦雀无声。我顿感不妙,转过身来,英语老师正颜厉色盯着我,我一吐舌头,低头向自己的座位溜去……
末了,我和芳还是被英语老师“请”去了办公室。问明情况后,英语老师冲我们讲了一番大道理后说:“既然你们买了几百粒冬豆糖,就罚你们各抄几百个单词吧。明天一早交到办公室来!”
我们一溜烟,赶紧跑出了老师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