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今年元宵节的夜晚,义宁镇组织各社区在县城中心广场举办了一台《社区盛开文明花》的文艺晚会,晚会的压轴戏是舞蹈——《踏歌起舞》。在众多漂亮女演员欢快表演中,只见一位身着红绸演出服的英俊少年出场了,他一连串的旁腿转、后空翻、侧空翻、扫堂探海转…不仅赢得了下数千名观众的阵阵喝彩声,而且把晚会推向了高潮。
这位英俊少年名叫郭文韬,今年17岁。他父亲是县副食品公司一位下岗职工,且上肢残疾。母亲无业,平时靠父母做点小生意维持一家生计。1999年9月,年仅12岁的郭文韬考起了“江西省文艺学校”(江西省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当眉清目秀灵气十足的小文韬出现在省艺校面试考场时,一位主考官喜爱之至,竟一把抱起了这可爱的小男孩。独具慧眼的考官一眼就认准,日后这漂亮的小男孩在舞蹈艺术方面定会有所建树。
十二岁,当大多数孩子还在父母怀中撒娇的时候,而家境的贫寒使得小文韬异常懂事。刚到学校时,每天是枯燥的形体训练,加上训练强度大,有时累得直哭。在异乡的他最想家的时候莫过于接到来自家乡父母的电话,有时真想在母亲温暖的怀里撒撒骄!但小文韬咬紧牙关,耳旁回响起临行时,身残志坚的父亲的叮嘱:“韬儿,要记住,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人上人啊!”
在校的五年,小文韬没有辜负院校老师和家长的厚望,刻苦学习舞美艺术等专业知识,连续三次获得省艺院的一等奖学金。“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是全国舞蹈界最具权威性,也是规格最高的比赛。此项大赛每三年举行一届,至2003年因缺乏出类拨萃的舞蹈尖子,江西省连续隔了四届不能参赛。2003年8月,省艺院挑出30名优秀舞蹈学员,去参加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七届“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首次参加这种大型比赛,小文韬既兴奋又紧张,这毕竟是他第一次登上的大舞台。在陪同老师的鼓励下,郭文韬顺利地通过基本功中民舞组合考试和舞蹈专业表演的两轮角逐,成为进入总决赛的20人之一,也是唯一进入总决赛的江西选手。
最后,郭文韬在第七届“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中,力挫群雄一举夺得少年组表演优秀奖。手捧着盖着中央文化厅公章的获奖证书,郭文韬眼中噙满了喜悦的泪花。几位带队的老师高兴地涌上前,捧起郭文韬。
当郭文韬的父母从电话中得知儿子获得全国性舞蹈大赛的优秀奖时,母亲百感交集地哭了,优秀的儿子是母亲心里长久的骄傲,自己再苦、再累、再难又算得了什么?!
载誉归来的郭文韬,还没来得及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就暂时抽调到江西歌舞剧团,参加江西第一个大型舞剧《瓷魂》的紧张排练。尽管郭文韬在该剧中只担任配角,但他的认真劲并不比主角逊色。
2003年11月,《瓷魂》参加全国大型舞剧观摩比赛中荣获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优秀男主角等八项演出大奖。2003年底,温州市歌舞团等三十多家用人单位到省艺院招聘演员,几乎无一例外都瞄上了郭文韬,温州市歌舞团意以优厚的待遇和重金录用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郭文韬犹豫了。按家境他应该早立业,为父母共同分担生活的重担;而为了自己的前途,他想报考自己梦寐以求的北京舞蹈学院。
在他的舞蹈启蒙老师冷淑娟和家长的鼓励下,元宵节的第二天清晨,郭文韬背起行囊启程去北京参加北京舞蹈学院招生考试。愿雏鹰展翅高飞……
(2004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