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她从来都没有如此深切地感受到毕业的脚步声如此急促地临近,就像是深夜里突然“咣当”的一声把她从沉思中惊醒过来。
对于这个学校她还有什么留恋吗?她环视一遍自己的寝室,这个原本冷冷清清的寝室,此时她竟然对它如此留恋,如此动情,她以前可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她拉开窗帘,往对面的寝室看了一眼,对面寝室的灯亮着,却没有人影。她就在窗户旁边坐下来,从抽屉里取出那把精致的笛子,她轻轻地抚摸它,一遍又一遍地,思想渐渐深沉起来。
那天晚上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她和往常一样把自己独自关在寝室里。同寝室的人都去看书了,她打算写一篇小说,题目是《倾听雨声》,所要反映的主题是现在人的内心太浮躁,情感世界里充满了太多的浮华与欲望,以至使人变得焦虑与不安。她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人性应该回归纯真的愿望。
在她写得正投入时,一缕悠长的笛声向她袭来,她开始不以为然,继续沉浸在她的浓浓的写作状态中,移笔轻盈有致。过了一会儿,笛声变缓,带着一缕缕忧伤,她的笔变得凝重起来。慢慢地,笛声越来越急,犹如轻盈飘洒的雨中渐渐起了一阵风,最后陡然骤起,好似狂风卷下一片片枫叶在雨中到处飘零,她心烦意乱起来,笔尖在纸上重重地划出一道裂痕。她不由地一惊,开始屏息听起笛声来。
“啊!这是谁的笛声,如此的凄凉,如泣如诉,这哪是在吹笛子,分明地在发泄心中忧怨和愤懑!莫非他心中充满了忧愤?若不是经历了心灵的苦难与沧桑,一个年轻人是吹不出这样悲凉的旋律的。莫非他愤世嫉俗吗?”
她拉开窗帘,发现那笛声就来自对面的寝室,她看到一个男孩正站在窗前吹笛子,是那样投入,全然进入了忘我的状态,好像世界上除了笛声之外,一切都不存在。因为两栋楼房之间相隔50多米距离,她只能看清他的轮廓和外形,却看不清他的脸和表情。她猜想他的脸是严肃的,沧桑的。
她灵机一动,觉得应该把笛声这一意象加入到刚才所写的那篇作品中,用笛声的倾诉来表达现代人在面对现实生活中欲望的膨胀和真情的蜕化时所产生的失落和厌世心理,这不是能更深刻地表现主题吗。于是她把他的笛声加入了她的作品中,并重新把它命名为“雨中,哭泣的笛子”。
她出手不凡,这篇文章不久在校刊中发表,获得了同学们的高度评价。当同学们问她为何写得出如此深刻感人时,她只是淡淡地一笑。
以后,她便能经常听到他的笛声。他吹出的调子几乎都是忧伤的,很少有吹得轻松欢快的时候。每当他吹奏时,她都要把窗帘拉出一条缝来,坐在窗户边静静地凝听他的笛声。她觉得他的笛声蕴含着沧桑、幽怨、清高与脱俗;他的内心情感一定是丰富的、复杂的,他的思想一定是深遂的、沉重的。
渐渐地,她对他的笛声产生了一种亲切的情感,每次听到他的笛声,她都会产生莫名的冲动。
他也渐渐地发现对面的窗帘起了变化,每当他吹奏时,对面的窗帘就会在紧闭中拉出一条缝来,透过这条缝隙他刚好可以看见一位女生坐在窗户边向他这边注视,在静静地听他的笛声。他有些感动,他那孤独寂寞的心获得些许慰藉,他觉得倾听笛声的女孩一定有着一颗美好的心灵,或许她读懂了吹笛人的思想。
后来,吹笛的次数渐渐地多起来,他也尽力使笛声轻快活泼些,他不想把自己的消极情绪感染给女孩。不知不觉地,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每隔一天晚上8点钟开始,笛声便会准时响起,而这时,女孩便会准时透过窗帘的缝隙倾听他的笛声,她听得如痴如醉。原先他吹笛时心境寂寞悲凉,仿佛觉得那笛音是超然物外之声,他有时甚至怀疑是自己吹出的,他只是在宣泻着自己的心境。如今笛声由渲泄变成了倾诉,或许是为了他那唯一的忠实听众。
后来,不管他是不是在吹笛子,只要他一到寝室,对面窗帘的那条缝隙便会随之而开,他心里热乎乎的。有时他会对着那条缝隙愣愣地发一会儿呆,而对面的她却会坦然与他对视。虽然看不清她的面容,他依然觉得她是那样美丽、纯洁、善解人意。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他的日子逐渐充实起来,他的忧郁、伤感、愤世嫉俗减轻了不少,这在他的笛声中得到了体现。他的笛音变得柔和、平淡、沉着、稳健起来。她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并为之欣喜。她想打电话给他,向他祝贺这一可喜的变化,而且很多时候她都有和他聊天交友的强烈的欲望——只要她愿意,她可以随时从学校电话簿上查到他的电话号码,但她却弄不懂为什么她一直都没有这样做。
人世间有一种美,是以沉重为基调,以缺陷为形态体现的,它虽不热烈,却比热烈更耗费能量,虽不让人愉悦却比愉悦更令人心动。或许这种美更来得珍贵,更值得珍惜。“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凄美’吗?哎!我的思想什么时候也变得这样沉重起来!”
其实他也和她一样有着相同的欲望,特别是一颗孤独、寂漠、清高的心需要得到倾诉,出于感激他也应该向她表示感谢,感谢她对他的默默关注,感谢她对他的欣赏,感谢她使他走出了对生活的绝望,但他却犹豫了。
由此他想起了自己的初恋。对那次初恋,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也许固守是一种美,而惊醒则是梦中的跌痛。就像是一颗流星,不该贸然闯入你的轨道,照耀不出你的愉悦,却暗淡了自己的光芒……
当她从沉思中醒来的时候,她被笛声包裹着,她不用仔细听,就知道是他吹出来的笛声。她对这笛声再熟悉不过了,只不过她觉得今晚的笛音比往常多了一份缠绵、柔情和感伤的情愫。她不知道这笛音是从今晚起了这种变化,还是前一段日子就起了变化,只是由于自己这段时间的疏忽以至没有注意到;或者只不过是因为她今晚的心情而已,她不禁心跳加快。“莫非他也早已意识到了分别的惘怅吗?”
她抚摸着那把精致的笛子,这把笛子是她很久以前买来的,她本不会吹笛子,但她觉得它可爱就把它买下来了。她有事没事总爱拿出来看看。
“难道我们就真的这样分别吗?难道这两年来的‘交往’让我以后在记忆中搜索到的只是一个不知姓名,不知容貌的印象,只是一缕缕飘渺的笛音吗?”她矛盾的内心又一次激烈地挣扎起来。
她用力拉开窗帘,呆立在窗户边,深情而大胆地凝望着对面的身影。
他的笛音嘎然而止,抬起的手臂慢慢地落下来,他站着一动不动,凝视着对方,一片凄迷。
这最后的几天,笛音没再响起。
临走的那刻,天空下着细雨,他收到了一个转交的包裹。他打开一看,是一把精致的笛子,上面附着一张字条,写着:笛子,只有心境宁静、淡泊、旷远的人才真正配得上享用,希望你善待生活和自己,祝你幸福。上车的那一刻,她也收到了一个转交的包裹,里面是他使用的那把笛子。她读着上面的字条时,眼睛不禁湿润了。上面写着:我一直认为世间只有意识的美,没在存在的美。你的善解人意让我改变了这一认识,我会永远记住你的善良与美好。这把曾经陪伴了我几年的笛子,就留给你做个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