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初秋的天,天气依旧炎热,知了一个劲地在树上叫着“热呀,热呀!”
这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上班,一位四十多岁的瘦高个女人笑眯眯进来了,说找居委会打个证明。
“你想打个什么证明呀?”我望着这一脸疲惫的中年女子微笑着问
“是这样的…”中年女子欲言又止,很快她脸上又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说:“我叫周桂花,是我们这个社区低保户陈和平的妻子,我想去迁东门岭的坟。”
“好呀!”听着这个自称周桂花的女人,要给自己已故的亲人迁坟,我不禁爽快地应道。
自从县城“四创”活动开展以来,县城四周可视范围内山体上的坟墓都得迁往公墓区。为找到那些坟墓的亲属,动员他们将坟墓迁走,县委、县政府及县城各单位、部门都动员了了一切力量,找坟主,讲道理。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我们社区干部为这事也忙得不亦乐乎。今天主动有人上门表示要迁坟,真是件好事。
“请问你要帮谁迁坟呀?”我起身帮周桂花倒了一杯水问道。
“我…我想开个证明,证明我家是低保户,听说低保户家迁坟有更优惠的政策?”周桂花小心翼翼地问道。
“是啊,低保户家困难,可以减免许多费用,不过,所迁坟墓必须是低保户家的直系亲属,你要迁的坟墓是你谁呀?”
“我…我要迁的坟墓是我的外甥女。”周桂花吞吞吐吐地说。
“这恐怕不行。”我心中掠过一丝不快,外甥女也开证明?我起身去给周桂花拿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
“不要拿了,我知道。”听完我坚定的语气,突然周桂花泪水奔涌而出。
“你怎么啦?”我慌了。
“不怎么……”周桂花不禁嘤嘤地哭了起来,“我姐姐命苦,1980年她25岁时不幸去世了,1987年她九岁的女儿因车祸去世,由于是小孩,死的当晚就把她葬在东门岭,连块碑也没有…现在我姐夫也不在人世了…”
“这么说,他们家全都…”我震惊道。
“是呀,我姐姐的墓半个月前我们凑钱迁往公墓了,可这外甥女实在没有更多的钱迁了。”周桂花悲切地说。
“你别太难过了。”我的眼里湿湿的,心中悲伤不已。我决定到周桂花家去看看。
她家在安坪路肉食品公司宿舍的一溜老式平房里。家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俱。在我推开纱窗门时,里面一位八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正撑着凳子向床边移去。周向我介绍,这位老人是她的母亲,前年摔断了盆骨,已经残废了。陈和平夫妇俩系县肉食品公司的下岗职工,周下岗后在一家锯板厂做事时不小心把右手无名指和小指锯断了。丈夫陈现在贵州一家单位看门,已好几个月没寄钱回来了。一家五口人,生活确实过得很清苦。
“有些好心人劝我不要管我外甥女,但我想到她可怜;再说,现在政府很关心我们家,给我们吃‘低保’。如今政府号召迁坟,我们家是得到政府好处的,人活着就是要讲良心……”周桂花噙着眼泪对我说。
“你不要说了,”我拍拍周桂花的肩膀,“这个证明我开,民政局那边实在通不过,我去帮你说说。”
当我们再回到办公室后,我给周桂花开出了证明,并在证明中详细说明了死者樊金莲的家庭情况,以及与陈和平的关系,请求民政部门按特殊情况给以优惠。我递给周一张写有我的手机号码的小纸片,让她有事再找我。我把周桂花送出办公室,望着她逐渐远去的背影,我不禁为有这样的好居民而感到骄傲。
(注:本故事为真实事件,主人公均用真名实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