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这是夏子华庞大的“霸主梦系列”历史小说的第二部,他选中了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姜小白的称霸历史进程。姜小白在位43年,他的继位带有偶然性。如果不是辅佐他的鲍叔牙抢先一步,保着他连夜从莒国赶回临淄,也许历史会演变为另一个国君的另种模样。然而命运钟情了齐桓公姜小白,于是,在东海之滨的淄水平川,演出了一场威武悲壮的称霸史剧。
在春秋时期纷繁复杂的兼并厮杀中,齐国的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政局平稳是独树一帜的。究其原因,是同它的内政外交和国防政策,以及天时地利的自然条件相关的。它地处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黄河下游,有盐铁资源和物质生活改善之利,又得文化先进民众安康的福祉,再逢上一位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便会创建一番功业。
首先,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不称霸而得称霸之实。正由于他对周天子的表面尊崇,才能屡次以尊王的名义,纵横捭阖,先后结盟讨伐北独和南蛮(楚国),迫使楚向周王岁贡包茅,又联鲁伐徐、戎,俱取得胜利。基本上实现了其“不动战车而称霸”的目的,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用兵的上道,齐桓公是做到了。
其次,坚持了惟贤是举,惟才是从的用人政策。姜小白信任鲍叔牙,连类而及又充分信任鲍的好友管仲。按说,管仲曾是他继位的争夺者公子纠的谋臣,又曾伺机暗杀险些射死他,而齐桓公却能“外举不避仇”,完全不计前嫌,把国家交给管仲治理。而管仲则发挥其政治才能,先后举荐隰明、宁戚、东郭牙、王子城父和宾胥无,与鲍叔牙号称“二贤五杰”,分别掌握外交、农业生产、军事、司法和监察等诸方面的事务,使齐国日益强大,政通人和,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再次,管仲的治国策略不仅在于其秉承齐桓公的意志,贯彻用人惟贤的干部政策,还表现在他不拘一格、大胆开放的经济政策上。例如他首先是实行官妓制度,把宫廷里弃置的宫女嫔侍集中到市闾接客营业,这实际上是把女性奴役的制度市场化,而政府从中收税得利,可说是开世界“性交易”之先河的创举,尽管不太体面,却是不争的史实。
应该说,夏子华是选准了一个典型人物。姜小白的称霸有其内因和外部条件。内因是其性格促成他的命运。他有宽阔的胸襟和睿智的眼光,生逢其时,得到鲍叔牙和管仲这一对挚友也是政治上的贤能的全力的辅佐;外部条件是齐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地缘政治形势,有丰富的物产和桑稼之利,陆路和海运的交通便利以及雄厚的人力资源等。远交近攻,合纵连横,遂成数十年之霸业。
然而封建的霸业也难逃历史的噩梦,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齐国的霸业自桓公之后就每况愈下,连姜小白也免不了宫闱惊变、陈尸寝宫的悲惨下场,他也违背不了同样的规律:孤家寡人,自我葬送。在管仲、鲍叔牙相继去世后,姜小白沉湎女色、宠信佞臣宵小,最后宦阉当权,诸公子阋墙,而齐国的国运也就一落千丈。
夏子华把以上纷繁的史实,以现代的文学手法,加以描摹渲染,细节想象,人物塑造,写得惊心动魄,缠绵悱恻,既可信又可读,是一项创造性的系列写作,应该给予肯定。正如作者在结尾处所表示的:以史为鉴,去伪存真。其思想内涵,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期待着夏子华的“霸主梦系列”早日付梓,在历史题材创作的现代化和通俗化上完成一项善举和大工程。
(作者系《中国作家》杂志原主编。中国四大名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