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俱已足,又思娇柔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县官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
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山河夺帝位;
心满意足为天子,又盼长生不老期;
欲问世人心田足,除非南柯一梦西!
这是我家里一本《贤文》古书中所写有的一段小诗,最后“欲问世人心田足,除非南柯一梦西”一句将整个尘世间的某一种弊病揭露的入木三分,让人不自觉地开始重新审视一番自己的人生。
《贤文》这本古书里头有好多好多深刻的道理,小时候父母亲也就是拿这本书上的话教育我们,父母亲的文化水平都很低,书里的许多文章他们说的朗朗上口,其实他们也是听老人家唱多了才凭借记忆力记下来的,真正书上的子他们其实认识不了多少。
我们那里的前辈们有的一有空闲就会捧着本《贤文》读读到激情处,不免放声高歌一番,因为贤文对于那时的村里人来说,就跟现在的流行歌词差不多,就连村落里有人娶老婆了,女方的家人在男方上门来迎娶女儿时,也不免会用贤文里的语句跟男方对唱一番,以检验男方的“文化程度”,当然其实也是为了向旁听的人炫耀一番自己的女婿,正因为有这般功利心理,所以很多很多时候,女方家人其实事先就得跟自己未来的女婿说好了所要对唱的内容的。尽管这一风俗渐渐演变成了一种形式,但《贤文》却因此而流传了下来。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和哥哥捧着那本《贤文》书读的起劲的身影,因为有上下册嘛,所以我和哥哥每人一本,比谁读的大声,比谁认识的字多,其实那时候我们也不认识几个字,而之所以读它有时候纯粹是为了得到父母满意的笑容,特别是笑容过后的声声夸奖。。。
后来因为上学了,古书渐渐被学校发的又新又香的教科书所取代,我于是也懒得去拿那本书看了,到了某个时刻,曾经也有几次想起过它,不过也只是一时兴起。后来我记得是把它放在一只木柜子里面,不过因为时间隔的太久了,现在终于再也寻找不到了它的身影。。。而事实上,在我小时候,那本书就早已经被虫子吞噬厉害了,泛黄的页张上字迹也早已模糊。
然而,当我现在想起来时,透过模糊的记忆,我开始感觉到:在那样一段时期里,那样一种条件下,或许正是那样一本泛黄的书,在经历着多少岁月的侵蚀过后,依然给如同我一样的许多人,以灵魂上的提升与精神上的重塑,足以让人一生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