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偶翻《历代志怪大观》,便看到曹丕写的《谈生》。我猜测不透他何以能写出那样反对传统世俗婚姻的爱情篇章,但我从中读出了一份对曹丕的感动,当然我也为幸运的谈生感动。但最使我感动的是与谈生缔结冥婚的睢阳王女,以及她对于爱情的勇敢和真挚。
就在四十无妇的谈生诵读“关关鸠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其中描写男女爱情的诗篇情感激动之时,姿颜服饰天下无双的王女“来就生,为夫妇之言”。身为睢阳王之女,出于王府贵族,却破除门第观念,爱上一介贫士。也许这份爱情彻头彻尾就是一种理想状态,我们只能怀抱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但是曹丕不仅仅是描画了王女追求爱情的大胆,还进一步刻画了她的宽容、仁爱、聪慧和深谋远虑。
她宽容:谈生由于“不能忍”,违背婚前“三年之后方可照”的约定,“盗照之”,辜负了王女的一片爱心,使她前功尽弃,不能“生肉如人”,她却只说了句“君负我”,接着便“涕泣不止”,并没有过多的责备。
她仁爱:即使在“大义永离”的情况下,仍顾念夫妇之情和母子之情,“以一珠袍与之”,让谈生与儿子“可以自给”。
她聪慧而深谋远虑:在与谈生诀别之际,“裂取生衣裙留之而去”,解除了谈生日后变卖珠袍时不致以盗墓罪论罪。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慨叹,为什么那些美好的东西如此易逝,爱情尤其如此。对于古代,我们也看过了太多的感人故事,因等待情人抱梁而溺的尾生,《红楼梦》里贾少爷与林小姐的缠绵和感伤,陆游和唐婉的凄婉······而现在我们已经历太多真假莫辨的爱情,那真正的“王女”到底在哪儿呢?是不是真的已经远离尘世?是不是人鬼相恋已转化为人鬼共舞,或者堕落到人兽混同、兽兽相交?
无数次情爱结局的凄迷告诉我们,爱情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泡沫,可遇不可求,而且只是瞬间的美丽而已。而为何总有那么多的人期望,王女的那张“陷饼”掉在自己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