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暂无简介……
注意:阅读本文需要消耗点数12 点和金钱 0 元!!
你确实愿意花费 12 点点数和 0 元金钱!来阅读本文吗?
我愿意 我不愿意
(说明:有效期用户可不受点数限制)
我固爱象棋,但非高手。如此便衍生出许多有关象棋的话,也许不完全适应象棋。正如在井边伫立,不一定为了汲水,有时却是以井为镜,欣赏一下自己的尊容,察看一下有无瑕疵。
在“车马炮象士将卒”的阵容中,“卒崽”的地位最为卑微。所以,“卒”在两军对垒时总是充当血肉盾牌,“将帅”并不体恤下士以此为惜,似乎“卒”天生注定就是替死鬼。“卒”在自己的阵地坚守时是个合格的战士,不左顾右盼,情愿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钉在阵地的最前沿。终于,在一次次浴血博杀之后,“卒”侥幸攻过河去,才获取寸步的自由,左一步右一步冒死向前拱一步,离死亡也就近了一步。“卒”的后面是紧闭的城门,已无路可退无家可归。常常是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局面,“卒”反而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将敌方“将帅”通进死胡同。
“卒”的镣铐是沉重的,往往身不由己。“卒”所饱含的力量却很巨大。倘若五“卒”并肩攻入敌阵,紧连一排横亘敌阵,这力量的份量就完全显露出来。纵然有“车马炮”,其奈“卒”何!这团结的“卒”已然无物可敌,棋坛老将对此应该有深刻的体会。我不谙此道,假使“卒”可退可缩,可换岗换位,就没有了一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卒”也就永远只能是“卒”,“过河卒崽当小车”,过河了,也只是“小车”而已。
不知当初发明象棋者如何想见?如果安排“卒崽”有前行二步的权利,那“卒”的局面将大为改观。我曾与某好事者尝试过一局,我弃“车马炮”,只留五“卒”,“卒”可行二步,眨眼间此君丢车弃炮“帅”出而降,复数局,亦然。假若真的就此砍断“卒崽”脚下的镣铐,那“卒”的丰功伟业瞬息可就。若不信,君可试奕几局。
彼发明者会说,如此乱了规矩,断不可行!看来,“卒”之厄运不在于奕棋者,而在于定棋之法。